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荊枝的意思、荊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荊枝的解釋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紫荊樹》:“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即枯死,狀如火然。 真 往見之,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不復解樹。樹應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為孝門。”後因以“荊枝”喻兄弟骨肉同氣連枝。 唐 楊炯 《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兄 國卬 , 穀州 刺史;弟 國稀 , 仁州 刺史:荊枝擢秀,棣萼生光。” 唐 黃滔 《送人往蘇州觐其兄》詩:“到日荊枝應便茂,别時珠淚不須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荊枝”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與象征兩個層面解析,其文化内涵源自曆史典故:

一、字面意義

“荊枝”指荊樹的枝條。荊為落葉灌木,枝條柔韌可編織器物(如筐籃),果實可入藥。古代亦用荊條作刑杖,如《史記》中廉頗“負荊請罪”的典故。

二、象征意義

核心典故: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田真三兄弟欲分家砍伐紫荊樹,樹隨即枯萎;兄弟感悟親情可貴而放棄分家,紫荊樹複榮。此後“荊枝”成為兄弟同氣連枝、骨肉情深的象征。

文學應用:

三、延伸意象

在詩詞中,“荊枝”偶被引申為:

  1. 樸素生活:如“荊钗裙布”形容婦女簡樸裝束;
  2. 困境隱喻:如“荊天棘地”比喻處境艱險。

“荊枝”既指植物枝條,更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親緣倫理的深層寓意,其典故至今仍被用于強調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荊枝

荊枝,是一個漢字詞,含義豐富,起源于古代漢字。下面将會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荊字由兩個部首組成:艹和刑。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

荊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它的本義是指無花果樹的果實,後來逐漸演變為指茂盛的植物、多刺的灌木等含義。

繁體

荊字的繁體為「荊」。

古時候漢字寫法

荊字古時的書寫形式稍有不同,它的古代漢字寫法為「荊」。

例句

1. 這片荊棘叢中有一個隱藏的寶藏。

2. 南方的景色被郁郁蔥蔥的荊枝點綴得更加美麗。

組詞

組詞中的一個例子是:荊棘(指多刺的植物)。

近義詞

荊枝的近義詞有:刺枝、藤枝。

反義詞

荊枝的反義詞有:柔荑、軟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