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积极修辞的意思、积极修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积极修辞的解释

修辞两大手法之一。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如 唐 杜甫 《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说车行、马嘶,而说“车轔轔,马萧萧”,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修辞学上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积极修辞是修辞学中的核心概念,与“消极修辞”相对,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手法增强表达效果,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积极修辞指主动运用各类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发挥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表达呈现形象性、体验性和艺术性。它不局限于事实的准确描述,而是通过意境和情感传递信息()。

二、主要特点

  1. 形象化表达
    通过比喻、拟声等手法创造画面感,例如杜甫《兵车行》用“车辚辚,马萧萧”替代直白的“车行、马嘶”,通过拟声词触发听觉联想()。
  2. 突破现实逻辑
    允许出现现实中不存在但符合情感逻辑的意象,如“白发三千丈”的夸张表达()。
  3. 重视形式美感
    强调语音节奏、文字形态等要素,例如诗歌中的押韵和对仗()。

三、分类与应用

四、与消极修辞的对比

类型 目的 适用场景
积极修辞 增强感染力与艺术性 文学创作、演讲等
消极修辞 确保准确性与逻辑性 公文、学术论文等

五、价值判断标准

其效果高低取决于意境层次,需符合生活真理与情感逻辑,而非单纯事实对应()。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虽非现实尺寸,却生动传达瀑布的壮阔气势。

如需了解更多辞格具体类型,可参考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积极修辞

积极修辞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积极和修辞。

积极是由“禾”和“示”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禾”表示稻谷,象征着收获和丰盛;“示”表示神圣的力量。它的基本意思是积累或增加积极的力量。

修辞是由“讠”和“臼”两个部首组成,其中“讠”表示言语,象征着修饰和表达;“臼”表示磨碎食物的器具,象征着提炼和加工。它的基本意思是通过言辞的修饰和加工,使其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因此,积极修辞的意思是通过修饰和表达积极的力量,使其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积极修辞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正字通》一书,是由清代的儒学家袁了凡所创造的。这种修辞手法在修辞学上属于正面修辞,与贬义修辞相对应。

在繁体汉字中,积极修辞的写法与简体汉字相似,没有太大差异。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积”字的古体写法是“禾”字上方加一个点,“辞”字的古体写法是“讠”字和“舌”字的组合。这些古体字的变化展示了文字演变的历史和文化。

以下是关于积极修辞的例句:

1. 她用动人的语言和积极修辞来激励员工,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

2. 这篇文章通过巧妙的积极修辞,让读者对环保问题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积极修辞的组词:积极、修辞、修辞学、修辞法、修辞手法。

积极修辞的近义词:正面修辞、褒义修辞。

积极修辞的反义词:贬义修辞、消极修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