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守的意思、邊守的詳細解釋
邊守的解釋
(1).邊地的太守。《後漢書·龐參傳》:“昔 孝文皇帝 悟 馮唐 之言,而赦 魏尚 之罪,使為邊守, 匈奴 不敢南向。”
(2).猶邊境。《三國志·魏志·劉馥傳》:“遂開拓邊守,屯據險要。” 宋 王珪 《撫問鄜延環慶路沿邊臣僚口宣》:“卿等遠臨邊守,具飭兵防。”
(3).邊防。《晉書·阮種傳》:“由是邊守遂怠,鄣塞不設。”《明史·兵志三》:“巡撫 于謙 言:‘每歲九月至二月,水冷草枯,敵騎出沒,乘障卒宜多。若三月至八月,邊守自足。乞将兩班軍,每歲一班,如期放遣。’”
詞語分解
- 邊的解釋 邊 (邊) ā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形。 旁側,近旁:身邊。邊鋒。 方面:邊幹(刵
- 守的解釋 守 ǒ 保持,衛護:守成(在事業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禦。守身(愛護自身,保持自己的品節)。守節。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規。 看管:看守。守護。 在一個地方不動: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網絡擴展解釋
“邊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具體用法有所差異,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邊地的太守
指古代邊疆地區的行政長官,負責管轄邊境區域。例如《後漢書·龐參傳》提到“使為邊守”,即指任命官員擔任邊地太守的職責。
-
邊境/邊疆地區
直接代指國家邊界的區域。如《三國志·魏志·劉馥傳》中“開拓邊守”,意為擴展邊疆領土;宋代王珪的文書中“遠臨邊守”也指戍守邊境。
-
邊防/邊疆防禦
強調軍事層面的守衛職能。例如《晉書·阮種傳》提到“邊守遂怠”,指邊防松懈;《明史·兵志三》中“邊守”亦指邊疆的軍事防禦體系。
補充說明
- 詞源特點: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用于研究古代政治、軍事制度。
- 用法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如“太守”側重官職,“邊防”側重軍事,“邊境”則指地理範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邊守(biān shǒu)這個詞的意思:
邊守是指守衛邊境地區,保衛國家安全的行為或職責。在軍事領域中,邊守是指駐守在邊界線附近,用來防止入侵或保護國境的軍隊或警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邊》的部首是辵(辶),總共有5畫。
《守》的部首是宀,總共有5畫。
來源和繁體:
《邊守》是普通話漢字詞彙,源自于古代漢字,是中國文字的一部分。在繁體字中,邊守分别寫作「邊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邊守的寫法有時會有些不同。例如,邊可以寫作「邊」,守可以寫作「守」。
例句:
1. 士兵們每天都要邊守邊訓練。
2. 這位警察承擔着邊守的重任,保護我們的國家。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邊防、邊境、守衛、警戒
近義詞:守衛、保衛、守護
反義詞:攻占、進犯、入侵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