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圍欄的鼓座。 北周 庾信 《和趙王看伎》:“細縷纏鐘格,圓花釘鼓牀。” 倪璠 注:“牀,鼓欄也。若井欄。”
“鼓牀”一詞的正确寫法應為“鼓床”,指代放置鼓的架子或底座,屬于古代打擊樂器相關部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鼓床即鼓架或鼓座,是支撐鼓體的結構部件,用于固定鼓身以便演奏。根據記載,《周禮》中提到鼓的尺寸時,明确将“鼓床”作為鼓的支架或底座描述。
文獻考據
該詞在《周禮》等古籍中出現,例如:“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分之一”(《周禮·考工記》),此處“鼓床”可能指承載鼓體的木架結構。
擴展含義
部分文獻中,“鼓床”也可能泛指與鼓相關的配套設施,但核心含義仍圍繞支撐功能展開,屬于古代禮樂制度中的器物組成部分。
建議結合《周禮》原文及考古實物進一步了解其具體形制。
鼓牀是一個漢字詞,其意思是指鼓槌和床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鼓”和“牀”。其中,“鼓”是一個獨體部首,表示打擊樂器鼓;“牀”則是一個合體部首,表示床子。
按照筆畫順序拆分,“鼓”字由三個筆畫組成,依次為橫、彎鈎、折。而“牀”字則由三個筆畫組成,包括豎、撇、捺。
這個詞的來源相傳是由古代文人創造的,用于形容鼓槌在床子上敲擊的聲音。在繁體字中,鼓牀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鼓牀這個詞而言,古代人會使用不同的字形,例如“鼔床”、“鼓床”等。不過,這些不同寫法的詞義都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鼓牀的例句:
1. 小朋友在床上用鼓牀自得其樂。
2. 鼓牀的聲音穿透整個房間。
3. 教室裡的鼓牀聲引來了其他同學的圍觀。
鼓牀的一些相關詞彙包括:“鼓棒”、“鼓槌”、“敲鼓”等。這些詞語都與打擊樂器相關。
與鼓牀意義相近的詞彙有:“擂床”、“擊槌”、“敲床”等。這些詞語也描述了打擊床子的行為,但是語氣和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與鼓牀意義相反的詞彙暫時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