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酒和白酒。《禮記·禮運》:“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孔穎達 疏:“醴謂醴齊,醆謂盎齊。”《孔子家語·問禮》:“醴醆以獻,薦其燔炙。”
“醴醆”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兩種不同酒類的合成詞,具體含義如下:
“醴醆”指甜酒(醴)和白酒(醆)的組合,常見于古代禮儀文獻。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禮運》和《孔子家語·問禮》: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酒類分類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周禮·酒正》等典籍。
《醴醆》(lǐ zhū)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香醇美酒”。它也可以用來形容美味芳香的食物。
《醴醆》的拆分部首是“酉”和“酉”,其中第一個“酉”表示酒,第二個“酉”表示酒。該字的總筆畫數為21。
《醴醆》來源于《詩經·大雅·鴻雁》:“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歸,百兩禦。醴醆維罍,餘以蕃之。”這裡的“醴醆”指的是儀式上用來祭奠神靈的美酒。
《醴醆》的繁體字為「醴醆」。
古時候,《醴醆》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根據現代的考證,它一般采用兩個「酉」組合起來,形成現代漢字的樣子。
1. 今天晚上,我們品嘗了一杯醴醆,是我媽媽炖制的美酒。
2. 這家餐廳的菜肴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每道菜都伴以醴醆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醴醆可以作為組詞中的一個部分,例如:醴醆美酒。
醴醆的近義詞有:美酒、佳釀。
醴醆的反義詞有:苦酒、劣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