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邏卒的意思、邏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邏卒的解釋

亦作“ 邏倅 ”。巡邏的士兵。《新唐書·溫庭筠傳》:“丐錢 揚子院 ,夜醉為邏卒擊折其齒。” 宋 洪邁 《夷堅支志景·王武功妻》:“久而稍聽其出入,遂伺隙告邏卒,執僧到官,伏其辜。” 清 顧炎武 《河上作》詩:“今年暫寝兵,邏卒猶譏訶,手持一尺符,予錢方得過。”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行樂》:“半夜敲門不喫驚,始可日間睡覺,不則一聞剝啄,即是邏倅到門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邏卒是漢語曆史詞彙中專指古代巡邏兵士的複合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與語義演變兩個維度解析。從構詞結構看,“邏”源于“巡邏”之省寫,表“巡視、巡察”義;“卒”為古代兵制單位,《說文解字》注“卒,隸人給事者衣”,後引申指基層士兵。二字組合形成偏正結構,特指承擔巡查任務的兵卒。

據《中國軍事制度史》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軍事文獻,專職負責城防要地的晝夜巡察,宋代擴編為“巡鋪卒”加強治安管理。明代《兵志》載各衛所設“巡綽官軍”,其中基層執行者即屬邏卒範疇,承擔緝盜、查奸、守城門等職能。

語義内涵包含三重特征:一是職能限定性,區别于作戰部隊;二是空間流動性,活動範圍覆蓋城垣、街巷、關隘;三是裝備特殊性,多配銅鑼、火籤等示警器具。清代訓诂著作《通雅》特别強調“邏卒持柝,所以警夜也”,凸顯其預警職能的本質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邏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巡邏的士兵:指古代負責巡查警戒的士兵,主要職責是維護治安或執行警戒任務。例如《新唐書》記載溫庭筠夜醉被“邏卒擊折其齒”,此處即指巡邏的兵卒。
  2. 行動敏捷之人(引申義):因巡邏士兵需快速反應,故也用于形容行動迅捷、靈活的人或團隊核心成員。

二、文獻用例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補充說明

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描述古代軍事或治安體系。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新唐書》或《夷堅支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傲聽白藋同心背靜被命暢朗塵迷垂涎呆容都有娥輪法郎機墳壘附帶咈逆格殺弗論貢表攻倒毫分縷析黑足呂鴻黃黃濁夾鏡燋黃叫座金椟驚吓極談酒榼九陽克陷勑葬爛漫天真籠籞鸾堤羅帏目挑心悅奈何匿影藏形缺轶瞿然饒道色厲膽薄善談社副沈放神父聖帝明王深文巧诋詩謎施翼疏材束竹斯翬私視投石歪充萬靈閑問小黠大癡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