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揚;遠播。 晉 潘嶽 《為賈谧作贈陸機》詩:“大 晉 統天,仁風遐揚。”
“遐揚”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á yáng,其核心含義為遠揚、遠播,通常用于形容聲音、名聲或影響力傳播廣泛且持久。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拆分
詞性及用法
屬形容詞,多用于書面語境,描述事物(如名聲、作品、美德等)被廣泛知曉或贊譽。例如:“他的藝術成就遐揚海内外。”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潘嶽 的《為賈谧作贈陸機》一詩:
“大晉統天,仁風遐揚。”
此處“遐揚”指仁德之風廣泛傳播,突顯其文雅與莊重感。
若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遐揚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遠遠傳揚,廣泛流傳、揚名四方等。
遐揚的拆分部首是辶和揚,辶是表示行走的意思,揚是表示擡起、擴展、發揚等意思。
遐揚的筆畫數為17畫,它的發音為xiá yáng。
遐揚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詩經·齊風·遐筵》一篇詩中。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遐揚一詞常常用來形容音聲、聲名等遠遠傳播的情況。
在繁體字中,遐揚的寫法為「遐揚」。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遐揚」的形狀和現在相差不大,由于書寫風格的演變,可能會出現一些細微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使用遐揚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的音樂作品遐揚于世界各地。
2. 這位畫家的作品遐揚久遠,流傳至今。
3. 他的名字遐揚四方,成為國際知名的科學家。
一些以「遐揚」為核心的詞語:
1. 飄遐揚:形容東西在空中飄動飛舞。
2. 遐揚名噪:形容聲名遠揚、有名望。
3. 遐揚遠播:形容音聲傳播範圍廣泛,流傳遠遠。
一些近義詞:
1. 風靡:形容風行一時、十分流行。
2. 揚名:形容名聲大噪,聲名遠揚。
3. 傳遍:形容信息、消息等迅速傳播,傳遍各處。
一些反義詞:
1. 埋沒:形容聲名、事物等不為人所知,隱藏起來。
2. 沉寂:形容沒有聲息,安靜無聲。
3. 淡忘:形容記憶逐漸被遺忘、消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