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界。《元典章·兵部三·驿站》:“插立标竿,明示界畔。”
“界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è pàn,主要用于描述邊界或分界線的概念。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兩個領域或狀态的分界處,通常表示地理或領域的邊界。例如《元典章》中的用法:“插立标竿,明示界畔”,強調通過标竿明确劃分土地界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元典章》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釋義。
《界畔》是一個詞,它由兩個字組成。下面是這個詞的詳細解釋:
《界畔》的第一個字是“界”,它由“田”和“介”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4,其中“田”的筆畫數為5,而“介”的筆畫數為4。
《界畔》的第二個字是“畔”,它由“田”和“番”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田”的筆畫數為5,而“番”的筆畫數為6。
《界畔》一詞源自中國漢字,是現代漢語詞彙。
在繁體字中,盡管字形有所不同,但發音和意思是一樣的。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和現代字形有所不同。具體的古代字形請參考古代字書。
以下是關于《界畔》的一些例句:
1. 他們建了一堵高牆來劃分界畔。
2. 在這個小村莊的界畔,我們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3. 這片界畔地帶因為争奪而引發了一場戰争。
與《界畔》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界線
2. 界限
3. 界面
與《界畔》意思相近的一些詞語有:
1. 邊界
2. 邊沿
3. 邊緣
與《界畔》意思相反的一些詞語有:
1. 中間
2. 内部
3. 内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