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正的意思、南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正的解釋

上古時官名。《國語·楚語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屬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屬民。” 韋昭 注:“南,陽位。正,長也。司,主也。屬,會也。所以會羣神,使各有分序,不相幹亂也。”《晉書·律曆志中》:“洎于 少昊 則鳳鳥司曆, 顓頊 則南正司天。”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我大 周 之創業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南正”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個官職名稱,其具體含義和職責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
    南正是颛顼帝時期設立的官職,主要職責為“司天以屬神”,即掌管天文曆法、祭祀神靈等事務。這一官職的命名源于方位,“南”象征陽位,“正”表示長官。

  2. 文獻依據

    • 《國語·楚語下》記載:“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這裡提到南正“重”與火正“黎”的職責分工,前者主天象,後者主民事。
    • 《晉書·律曆志》進一步說明:“颛顼則南正司天”,表明南正與天文曆法的關聯。
  3. 曆史意義
    南正的設立反映了上古時期“絕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即通過專職官員管理神權與民事,形成神權與王權的分離。北周庾信在《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中沿用“南正司天”一詞,說明其作為天文官職的代稱在後世仍有影響。

  4. 補充說明
    需要注意的是,“南正”與“火正”“北正”等官職共同構成上古官制體系,體現了早期社會對自然與神權的崇拜。現代研究中,這一官職常被作為探讨先秦天文曆法及政治制度的重要切入點。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國語》《晉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正的意思

南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南方的正确、準确或合適。它可以用來形容方向、位置、位置、趨勢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南正的部首是⻏(從頭)和十(豎),它的總筆畫數是五畫。

來源和演變

南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說文解字》中的“南”字和“正”字。南字指的是南方,正字指的是正直、正确。将這兩個字合并,形成了南正這個詞語。

繁體

南正的繁體字是「南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南正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南正的寫法是「㞚正」。

例句

1. 他向南走是南正的方向。 2. 她的判斷是南正的,我們應該聽從她的建議。 3. 這個地點對于我們的會議來說是南正位置。

組詞

南正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南正方向、南正氣息、南正的态度、南正坐标、南正趨勢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南邊、南方、朝南

反義詞:北正、西正、東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