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将來;來日,将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former days;former times;bygone days]∶以往;昔日
(1).以往;昔日;過去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左傳·宣公四年》:“ 子公 之食指動,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 宋 蘇轼 《出獄次前韻》之二:“寒上縱歸他日馬,城中不鬭少年鷄。” 宋 蘇轼 《鹿鳴宴》詩:“他日曾陪探 禹穴 ,白頭重見賦《南山》。”
(2).過些天;日後;将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孟子·滕文公上》:“墨者 夷之 因 徐辟 而求見 孟子 。 孟子 曰:‘吾固願見,今吾尚病……’他日又求見 孟子 。” 宋 林逋 《先生将終之歲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 茂陵 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 魯迅 《書信集·緻曹聚仁》:“他日印《雜感集》時,也許可以把它印出來。”
“他日”是一個文言色彩較重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指未來的某一天或時期
多用于書面表達,表示對将來的泛指或承諾。
例句:
指過去的某一天或時期
在古籍中常表示對往事的追溯。
例句:
現代漢語中,“他日”更傾向表示“将來”,如“他日再會”,而指代過去的用法逐漸淡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孟子》《左傳》等文獻。
《他日》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他”和“日”兩個字組成。下面将介紹《他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他日》的拆分部首為“亻”和“日”,其中“亻”是表示人的部首,“日”是表示太陽的部首。這個成語一共由10個筆畫組成。
《他日》一詞源自于《孟子·告子下》:“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其中的“遊於藝”一詞即是“他日”的古代用法,意為将來的日子或将來的時候。
《他日》的繁體字為「他日」,與簡體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他日」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包括「她日」、「牠日」等變體,但仍表達相同的意思。
他日,我一定會實現我的夢想。
他日終成眷屬、他日必有一番作為、他日事今日定。
将來、未來、日後。
今朝、當前、眼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