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罪惡滿盈。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懲其惡稔之時,顯其貫盈之數。” 宋 尹洙 《皇雅·大鹵》:“匪貸 晉 罪,俟厥貫盈。” 明 楊繼盛 《請誅賊臣疏》:“且 嵩 之罪惡貫盈,神人共憤。” ********* 《緻國6*民6*黨員書》:“ 陳炯明 叛黨禍國,縱兵殃民,罪惡貫盈,難稽顯戮。”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貫盈漢語 快速查詢。
“貫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罪惡積累到極點,達到滿盈的狀态。該詞源自古代用繩穿錢的意象(穿滿一貫稱為“貫盈”),後引申為形容人罪大惡極。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來源
古代以繩穿錢币,滿一千文為一貫,穿滿即“貫盈”。這一概念後來被抽象化,用于比喻惡行的積累過程,如商纣王“惡貫滿盈”的典故。
引申含義
指罪行或惡事積累到無法容忍的程度,常見于對暴君、奸臣的批判。例如: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文心雕龍》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以獲取更系統的釋義和文獻例證。
貫盈(guàn yíng)是個漢字詞語,意為貫穿和充盈。
貫(辶和宀)部首,共貫7畫;盈(皿和巳)部首,共盈9畫。
貫盈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貫有貫通、貫徹、貫串之意,表示穿透、貫穿的動作;盈表示充滿、滿足的含義。合在一起構成貫盈,表示着一種完全充實、充盈和貫穿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貫盈”通常會寫作“貫盈”。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貫通通常使用“辥”來代替“辶”的部首,貫徹則常常将部首寫作“貝”,而貫串則會寫作“辵”。盈滿則是将“皿”換成了“示”,表示滿溢的含義;而古代對于盈滿含義的表示也有其他的寫法。
1. 這幅畫貫盈着藝術家的情緒和靈感。
2. 汗水貫盈全身,他艱苦訓練了數個小時。
1. 貫穿
2. 盈滿
3. 充盈
4. 充實
5. 滿溢
貫穿、充盈、充實、滿溢。
枯竭、空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