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骨幹挺直。引申為剛強而果敢。《周禮·考工記·弓人》:“骨直以立,忿埶以奔,若是者為之安弓。” 鄭玄 注:“骨直謂強毅。” 孫诒讓 正義:“骨直,言骨幹挺直,其人必剛強而果毅也。”
“骨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主要參考《周禮》及鄭玄、孫诒讓的注解,現代用法可結合詞典例句。其他網頁内容多為重複釋義,建議以高權威性來源為準。
《骨直》是一個成語,表示人的性格堅定、正直,毫不動搖的意思。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骨”和“直”。拆分部首和筆畫是“骨”的部首是“骨”,總筆畫數是9畫;而“直”的部首是“目”,總筆畫數是8畫。
《骨直》一詞最早來源于《戰國策·齊策一》:“姜子牙為周公攝朝,而無何有成事。周公因而怒,責其不戒於齊威而魯之貳。釣魚操舟(後簡稱操舟)而無用為者骨直。”意思是齊威無備,周公勃然大怒,責備姜子牙信任了不可靠的齊國,他們跟着船漁人一起在河裡納涼,毫無作為,隻是虛以保身而已。可見,《骨直》這個詞是指行動堅決果斷,無所顧忌,積極進取的意思。
《骨直》一詞的繁體字為「骨直」。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古時候寫作「骨直」的字形稍有差異。具體而言,“骨”首的字形為一個象征骨骼的大字,下面是一個代表骨頭骨節的小字。而“直”首的字形則是一個代表目睛的小字在上面,并由兩筆組成。
例句:
他在藝術考試上的表現骨直,拿到了全年級的最高分。
組詞:
堅骨、骨瘦如柴、骨肉、直率、直言不諱
近義詞:
堅毅、剛正、正直、不阿
反義詞:
飄忽不定、動蕩不安、車輪滾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