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傳的意思、節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傳的解釋

玺節與傳言。《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 鄭玄 注:“商或取貨於民間,無璽節者至關,關為之璽節及傳出之;其有璽節,亦為之傳。傳如今移過所文書。”《後漢書·公孫瓒傳》:“﹝ 袁紹 ﹞不能開設權謀,以濟君父,而棄置節傳,迸竄逃亡。”《晉書·文帝紀》:“天子命 晉公 以相國總百揆,於是上節傳,去侍中、大都督、録尚書之號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節傳”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古代制度中的含義(主要義項)

  1. 基本定義
    “節傳”指古代用于通關的兩種憑證:玺節(官方印章憑證)和傳言(通行文書)。二者配合使用,用于貨物或人員通過關隘時的核驗。

  2. 文獻例證

    • 《周禮·地官·司關》提到:“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 鄭玄注:“傳如今移過所文書。”說明其作用類似現代的通關文件。
    • 《後漢書·公孫瓒傳》記載袁紹“棄置節傳”,此處“節傳”象征官職權力憑證。
  3. 功能與演變
    “節”為印章類信物,“傳”為文字說明,兩者結合确保通行合法性。晉代後逐漸與官職制度關聯,如《晉書》提及“上節傳”表示交還官印文書。


二、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節操與傳承”的組合,強調道德品質的堅守與延續。但此釋義缺乏古籍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植,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參考《周禮》《後漢書》等典籍用例以準确理解其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節傳的意思

《節傳》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傳遞節日的祝福和問候。它可以表達對他人節日的祝福和關心,也可以指代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節日的祝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節傳》的主要部首是“月”,代表月亮,意味着時間的流轉和節日的到來。根據拆分,它的其他部首是“廣”和“才”。它的筆畫數目是10畫。

來源和繁體

《節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它是由“節”和“傳”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節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節傳》這個詞,它的古代寫法是「節傳」。這種寫法更加繁複,用的是篆書或者楷書的形式。

例句

以下是一些關于《節傳》的例句:

  1. 他通過微信把節傳送到家人的手機上。
  2. 請把我的節傳給你們全家,祝大家節日快樂!
  3. 我今天特意打電話給你,隻是為了節傳我的問候。

組詞

與《節傳》相關的組詞有:節日、傳遞、節快、傳情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祝福、問候、傳達。

反義詞:忘卻、冷漠、無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