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民的意思、國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民的解釋

(1) [national;citizen]

(2) 全國民衆

(3) 今指取得一國國籍的人,即該國國民

詳細解釋

(1).一國或藩封所轄的百姓。《周禮·春官·墓大夫》:“令國民族葬。”《左傳·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國民信之。”《史記·東越列傳》:“威行於國,國民多屬,竊自立為王。”《漢書·王子侯表下》:“ 藉陽侯 顯 ,坐恐猲國民取財物,免。” 清 秋瑾 《贈浯溪女士徐寄塵和原韻》:“今日舞臺新世界,國民責任總應分。”

(2).近代以來稱具有某國國籍的人為該國國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民”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

    • 廣義:指一國内的所有民衆,如《周禮》中“令國民族葬”即指全國百姓。
    • 現代法律意義:特指取得某國國籍的自然人,如“該國國民享有法定權利與義務”。
  2. 曆史演變
    古代多指“藩封轄區的百姓”(如《左傳》記載),近代受西方政治學影響,逐漸與國籍綁定。法國思想家約瑟夫·塞亞斯提出“國民是國家主權的構成者”,強調其政治屬性。

  3. 與近義詞的區分

    • 公民:更側重法律層面的權利與義務,如選舉權、知情權等。
    • 人民:具有階級性,常與“敵人”相對,而“國民”無此對立含義。
  4. 實際應用示例

    • 機構命名:如“國民銀行”。
    • 經濟領域:如“國民經濟”“工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5. 社會意義
    國民意識體現為對國家治理的參與感,如公民政治權利中的選舉、監督等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3、7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民的意思

《國民》一詞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或居民,是國家的組成成員之一。國民是國家的基本元素,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身份和歸屬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國民》這個詞的部首是“囗”(圍字旁),總共有9個部首和12個筆畫。

來源

《國民》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大宰胥禦》:“諸侯賗其世子,國民孰不桓心。”意指各個諸侯國的世子繼承位,人民豈能不心悅誠服。此後,國民一詞逐漸作為指稱國家居民的名稱,并在國家政治和法律文件中得到廣泛使用。

繁體

《國民》的繁體字為「國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國民》一詞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将國字拆分成「土」和「王」兩個部分,國民可以拆分成「王」和「日」兩個部分。

例句

1. 作為國民,我們有義務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2. 遇到危險時,國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敵。

組詞

- 全民:指整個國家的人民。

- 公民:指一個國家的法定公民。

- 居民:指居住在特定地區的人。也可以指國家的公民。

近義詞

- 全體人民

- 國人

- 居民

反義詞

- 外國人

- 非國民

- 海外僑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