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奇礓石的意思、奇礓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奇礓石的解釋

稱到 公石 。南朝梁到溉宅前之石。《南史·到溉傳》:“ 溉 第居近 淮水 ,齋前山池有奇礓石,長一丈六尺,帝戲與賭之,并《禮記》一部, 溉 并輸焉……石即迎置 華林園 宴殿 前。移石之日,都下傾城縱觀,所謂到公石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奇礓石”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特定典故名詞,其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南朝梁時期到溉宅邸前的一塊奇石,因梁武帝與到溉打賭而聞名,後被稱作“到公石”。該石長約一丈六尺(約5.3米),後移至華林園宴殿前。

  2. 字詞拆分

    • 奇:奇特、罕見,形容石頭的獨特形态或來曆。
    • 礓石:指質地堅硬的石頭,其中“礓”本義為小石或顆粒狀礦石(如砂礓,可用于建築)。

曆史典故

據《南史·到溉傳》記載,到溉宅院臨近淮水,齋前山池中有一塊巨大的奇礓石。梁武帝以《禮記》為賭注與到溉打賭,最終到溉輸掉此石。移石當日,都城百姓争相圍觀,成為一時盛事,故稱“到公石”。

文化意義

此典故反映了南朝時期文人雅士對奇石的珍視,以及帝王與臣子間的風雅互動。奇礓石不僅是自然景觀,更被賦予曆史與人文價值,成為文獻中的經典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奇礓石的意思

奇礓石(qí jī shí),是指一種稀有珍貴的寶石,具有獨特的外觀和較高的價值。

奇礓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奇礓石的部首分别是土(tǔ)和石(shí),拆分成8個筆畫。

奇礓石的來源

奇礓石最早記錄于古籍《山海經》,被稱為"瑰麗之石",在古代被賦予了神秘與珍貴的意義。如今在市場上非常稀有,因此價格較高。

奇礓石的繁體

奇礓石的繁體字為「奇瓊璧」。

奇礓石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奇礓石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上依然是以「奇瓊璧」為主。

奇礓石的例句

1. 他家祖傳的奇礓石價值連城。

2. 這塊奇礓石經過精心雕刻,顯得更加美麗。

奇礓石的組詞

1. 奇石:指外形奇特的石頭。

2. 礓石:古代用于打磨其他物品的石頭。

奇礓石的近義詞

寶石、珍寶、名石。

奇礓石的反義詞

普通石頭、普通寶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