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方的意思、同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方的解釋

(1).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逸周書·官人》:“合志而同方,共其憂而任其難,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 校釋:“方,向,志之所向。” 宋 範成大 《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

(2).謂同在一體。《文選·陸機<演連珠>》:“是以天殊其數,雖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則并質不能共其休。” 劉孝标 注:“耳之與目,同在於身,而苦樂有殊,不能相救。”

(3).同在一地。 唐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詩:“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方"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1. 古代典籍中的本義

    《禮記·儒行》記載"儒有合志同方",此處"同方"指志向相同、理念契合的群體。漢代鄭玄注:"同方,猶同術也",強調學術主張或實踐方法的一緻性(引自《禮記注疏》)。

  2. 數學術語延伸義

    在《九章算術》體系中,"同方"可解為"相同方向",如劉徽注"同方者,正負相從"指幾何向量的方向一緻性,此釋義被《中國數學史大系》收錄為專業術語(參考中華書局《九章算術》校釋本)。

  3. 現代漢語引申義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補充釋義:可指代具有共同淵源或隸屬關系的機構,如"同方書院""同方出版社"等命名案例,體現機構間的傳承關系(引自語文出版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網絡擴展解釋

“同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志向相同
    指志趣、目标一緻的人或群體。例如《禮記·儒行》中記載:“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意為儒者因志向相投而共同追求道義。

  2. 同為一體
    強調事物或人處于同一整體中,不可分割。如陸機《演連珠》中提到的“雖同方不能分其慼”,比喻即使同在一體,也難以分擔彼此的苦樂。

  3. 同在一地
    指地理或空間上的共同存在。唐代張九齡的詩句“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讨”即表達與志同道合者居于同一地方,共同探求理想。


二、擴展解析


三、應用示例

  1. 學術領域:“從不同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
  2. 社會建設:“需要全社會從不同方面共同努力”()。

“同方”一詞兼具抽象(志向、思想)與具象(空間、整體)的意涵,需結合語境具體理解。更多古文例證可參考《禮記》《逸周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鞁乘鞭聲博夜不安于位崇崛傳緻膠春誦夏絃春芽辭隆從窳存戶倒踏門耵聍岪岪幹河甘寝挂車棺材瓤子官戶跪靈規行矩止含素花片假道學簡鼓院焦迫醮台九清久盈軍銜制句星踞坐快心滿志老天巴地連四瀝腸攏共盟山誓海偭越抹腹哪會兒鮎緣竹偶或旁征博引噴口漂擺瞥聞淺術佥諧輕科日薄辱詈散冗燒焰兒淑人镋叉挑饬投殒悟空五粒風下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