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壽骨的意思、壽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壽骨的解釋

(1).頭蓋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相馬從頭始,頭欲得高峻……壽骨欲得大,如綿絮苞圭石。”原注:“壽骨者,髮所生處也。”

(2).相術用語。指耳後的頭骨部分。 宋 陳抟 《神相全編·相頭并發》:“耳後有骨,名曰壽骨,起者長年,陷者壽夭。” 宋 蘇轼 《和緻仕張郎中春晝》詩:“不禱自安緣壽骨,苦藏難沒是詩名。”

(3).借指壽命。 宋 毛滂 《清平樂》詞:“欲助我公壽骨,蟠桃等見開花。” 元 方回 《鄭思恭之萱堂年八十六賦長句》:“夫人壽骨比 彭祖 ,尚餘七百一十有四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壽骨”一詞在中文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頭蓋骨
    指人體頭部的頂骨部分,即覆蓋大腦的骨骼結構。該釋義源自古代文獻,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提到“壽骨欲得大”,形容馬匹頭骨形态。

  2. 相術用語
    指耳後的頭骨部分。傳統相術中認為,壽骨的隆起或凹陷可預示人的壽命長短。如宋代陳抟《神相全編》記載:“耳後有骨,名曰壽骨,起者長年,陷者壽夭”。

  3. 借指壽命
    文學中常以“壽骨”象征壽命,如宋代蘇轼詩句“不禱自安緣壽骨”,毛滂詞中“欲助我公壽骨”,均以壽骨代指壽命的長短。

二、文學與典籍引用

三、總結

“壽骨”兼具生理結構、相術概念及文學象征三重意義,具體語境需結合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齊民要術》《神相全編》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壽骨

壽骨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壽和骨。

壽的部首是寸,壽的筆畫數為3,壽字的意思是長壽、長命。

骨的部首是骨,骨的筆畫數為10,骨字的意思是骨頭、骨骼。

壽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詩經》。其中有一首詩稱:“全彼桑與樞,其葉湑如蕈;既替壽骨,以動我心。”表達了人們對長壽、壽命的向往。

在繁體字中,壽骨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壽骨的寫法仍然保持一緻。

下面是一些例句:

1. 爺爺的壽骨康健,天天都有晨練。

2. 人們對長壽、健康壽骨的追求從古至今沒有改變。

組詞:

長壽、骨頭、骨髓、成骨、骨折

近義詞:

壽命、壽辰、壽星、骨幹、骨氣

反義詞:

短命、早逝、幹燥、無骨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