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切恰當。 唐 馮贽 《雲仙雜記·品物互徵古事》:“ 房璘 至人家,凡閲四筵,摘其品物,互徵古事,一一切當。”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五:“為文叙事要在切當,不必引證以求奇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正寝》:“碑版文不可一字無出處,而引用古語,亦須切當,不得仍譌承謬。” 葉聖陶 《黃山三天》:“ 蓮花峰 這個名稱不知道是誰給取的,居然形容得那麼切當。”
“切當”是一個形容詞,表示言辭或行為貼切恰當,符合實際情況或需求。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中提到的《雲仙雜記》《耆舊續聞》等來源。
《切當》是一個名詞短語,意思是指言辭或行動十分明确、确切,切合實際的表達。它常常用來形容處理問題或解決困難時的态度和方式。
根據漢字拆分規則,将《切當》這個詞進行部首拆分,可以得到“刀”和“彳”。其中,“刀”是第一部首,“彳”是第二部首。根據筆畫書寫規則,可以劃分為8個筆畫。
《切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切”源自古文字形“七刀”,原指用刀割斷。後來引申為行為準确、不含糊的意思。而“當”則源自古代的甲骨文,意為合適、得體。
《切當》的繁體字為「切當」。
在古代,漢字《切當》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書寫演變過程很長。然而,通常最早的《切當》寫法是“七刂當”,由于古漢字形體與現代漢字有所區别,現代認讀這些古代寫法可能有一定難度。
以下是一些用《切當》的例句:
1. 在工作中,我們必須采取切當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2. 領導的指示非常切當,讓我們明确了應對困難的方法。
3. 他的回答非常切當,沒有絲毫含糊。
組詞:切合、辨當、質當
近義詞:确切、恰當、適切
反義詞:含糊、不當、虛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