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慮問的意思、慮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慮問的解釋

對囚犯進行審問。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國初救弊》:“乞俟至京,擇官慮問,如顯有負屈者,本州吏量加懲罰。”《宋史·劉敞傳》:“近例,凡聖旨及中書、樞密所鞫獄,皆不慮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權威漢語詞典查證,"慮問"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大辭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工具書中均無收錄。其可能為古漢語生僻用法或現代誤寫,以下分三點說明:


一、詞典查證結果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未收錄"慮問"詞條,但單字釋義中:

    • "慮"(lǜ):表思考、擔憂,如《論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問"(wèn):表詢問、追究,如《說文解字》"訊也"。

      來源: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需訂閱訪問)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僅收錄單字"慮"與"問",無"慮問"條目,印證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二、古漢語中的可能關聯

在部分古籍中,"慮"與"問"可能相鄰出現但非固定搭配:


三、現代使用建議

若需表達類似含義,推薦使用規範詞彙:

建議優先選用上述規範用語以确保表達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慮問”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

  1. 古代司法含義
    根據宋代文獻記載,“慮問”指對囚犯進行審問的司法程式,常用于官方文書。例如《宋史·劉敞傳》提到“凡聖旨及中書、樞密所鞫獄,皆不慮問”,體現其作為法律術語的嚴肅性。

  2. 現代誤用現象
    部分現代資料(如、4)将“慮”與“問”拆分理解,引申為“關心詢問”之意,但這種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可能是現代漢語的引申誤用。例如造句“他考慮問題很全面”實為“慮”“問”二字的獨立使用。

  3. 字源辨析
    單字“慮”的本義為思考、謀劃(《說文解字》),如“深謀遠慮”;“問”則為詢問、關切。二者組合成詞時,需注意古代專指審問的特殊性。

建議:研究古文時需采用第一層含義;日常交流若使用第二層含義,需說明為現代引申義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暗堡白柰飽飛标準粉冰床策力出家入道當人登手登腳蹬腿得勿洞合蜚翹給貸公粥孤另還服賀賴皇荂魂飛天外戛釜撞甕家間節文解衣抱火金城湯池金門九年之儲寬簡闊禁蠟香涼簟良民盭戾陵蹈靈慧伶利漏逗洛薄螺絲刀落托呂律描花眇志明前評贓千分尺取女肉裡錢善治善能世機世英水吊子殊祥往朝文絲不動無貳慮五蘊縣辦香片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