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齘齒的意思、齘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齘齒的解釋

(1).咬緊牙齒。一種病态。《醫宗金鑒·張仲景<金匮要略·痙濕暍病>》:“痙為病,胸滿口噤,卧不着席,腳攣急,必齘齒。”注:“必齘齒,牙緊甚也。”

(2).咬牙切齒。形容憤恨。 清 胡天遊 《女李三傳》:“某齘齒切叱曰:‘若何泣,若非我子也。且吾為人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齘齒(拼音:xiè chǐ)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 病理性咬緊牙齒
    指一種因疾病或身體不適導緻的牙齒緊咬症狀,常見于中醫典籍描述。例如《醫宗金鑒·痙濕暍病》記載痙病(類似抽搐症狀)發作時,患者會出現“胸滿口噤、卧不着席、腳攣急、齘齒”等表現,這裡的“齘齒”特指牙關緊閉的病态()。

  2. 形容憤恨或情緒激烈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可引申為因憤怒而咬牙切齒的狀态。如清代胡天遊《女李三傳》中“某齘齒切叱曰”,即用“齘齒”刻畫人物憤恨時的神态()。

注意:需與“齯齒”(ní chǐ,指老人再生細齒)、“齵齒”(óu chǐ,指牙齒參差不齊)等字形相近詞彙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齘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齘齒》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牙齒不整齊、糾正牙齒。

拆分部首和筆畫

《齘齒》的部首是齒,表示與齒有關,筆畫數為17畫。

來源

《齘齒》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内經·靈樞》。在該書第43篇《經絡》中,有一句“齘齒懸纩使人三尺”。可見,古代人們已經開始關注牙齒的問題。

繁體

《齘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齗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可以将《齘齒》寫為「戚齒」。

例句

他的牙齒長得很不齊,需要去看牙醫,治療一下《齘齒》。

組詞

1. 齗修 - 指修整牙齒。
2. 齗齒 - 指糾正牙齒的問題。
3. 矯正 - 指通過外科手術或矯正裝置來改正牙齒不正常生長。

近義詞

糾牙、整牙、矯正、牙齒矯治

反義詞

齒壞、齲齒、牙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