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以準則衡量。《逸周書·度訓》:“明王是以極等以斷好惡,教民次分。”
(2). 清 代秀才歲考中成績最低劣的等次。《儒林外史》第七回:“ 汶上 縣學四等第一名上來是 梅玖 ,跪着閲過卷,學道作色道:‘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業,怎麼荒謬到這樣地步!平日不守本分,多事可知!本該考居極等,姑且從寬,取過戒飭來,照例責罰!’”
“極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逸周書》《儒林外史》原文或清代科舉制度相關文獻。
「極等」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事物達到了極緻、極端的程度。
「極等」的部首是「木」,總筆畫為十字。
「極等」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學而》篇中的一句話:「德如毫發,人是衆多。」其中的「毫發」就是指事物極微小的程度,而「衆多」則代表事物的極大程度,兩者相對應,形成了「極等」的概念。
「極等」的繁體字為「極等」。
在古代,「極等」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字形較為簡潔,類似于「及」字。
1. 這場比賽的精彩程度可以說是極等了,觀衆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2. 這部電影的評價能達到如此高度,可見其制作水平是極等的。
1. 極限:達到事物的最大或最小值。
2. 極度:表示程度極端,非常。
3. 極緻:事物達到的最高境界。
1. 絕對:表示無條件的、毫無疑問的。
2. 無比:表示沒有比較對象,獨一無二。
3. 非凡:表示與衆不同、出衆。
1. 普通:表示平凡、一般。
2. 平庸:表示平凡、普通。
3. 普遍:表示普及、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