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萊娛親的意思、老萊娛親的詳細解釋
老萊娛親的解釋
元 郭居業 《二十四孝》記古今孝子二十四人事迹,其一為《戲綵娛親》,記 老萊子 事親故事。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參見“ 老萊衣 ”。
詞語分解
- 老萊的解釋 老萊子 的省稱。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老萊 灌園以遠之,從其所好,莫與易也。” 唐 孟郊 《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雲陽》詩:“服綵 老萊 并,侍車 江革 同。” 清 孔尚
- 娛親的解釋 使父母歡樂。 三國 魏 曹植 《靈芝篇》詩:“ 伯瑜 ( 韓白瑜 )年七十,綵衣以娛親。”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謹,兒子輩妄意他時富貴以娛親。” 清 陳夢雷 《抒哀賦》:
網絡擴展解釋
“老萊娛親”是源自中國古代孝道典故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lǎo lái yú qīn
- 含義:指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為取悅年邁父母,七十歲仍穿彩衣、扮嬰兒嬉戲的故事,比喻子女以赤子之心盡孝。
二、典故出處
- 核心記載:西漢劉向《列女傳》描述,老萊子為孝養雙親,年七十仍“着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
- 後世傳播:元代郭居敬将其編入《二十四孝》中的《戲彩娛親》,進一步普及該故事。
三、文化内涵
- 孝道象征:通過誇張的“孩童化”行為,強調孝心應超越年齡限制,注重父母的精神愉悅。
- 争議性: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批評此行為“可笑”,認為其過度表演可能扭曲孝道本質。
四、相關延伸
- 近義詞:彩衣娛親、斑衣戲彩
- 文化符號:衍生出“萊衣彩戲”“斑斓”等詞彙,均指代孝親行為。
五、現代啟示
當代社會更強調“陪伴式盡孝”,如指出:子女需關注父母精神需求,而非形式化模仿古人。這一典故提醒人們,孝道的核心在于真誠關懷而非表面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萊娛親的意思
《老萊娛親》是一個成語,表示年老父母因喜歡享樂而忽略了子女的教育和照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 (肉) + 匕 (刀),共兩畫。
萊:艹 (艸) + 呂 (蔔),共六畫。
娛:女 + (喻),共七畫。
親:立 (亠) + 人,共六畫。
來源和繁體
《老萊娛親》成語最早出現在北魏梁堅的《郡齋漫錄》一書中。繁體字形為「老萊娛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有些漢字的構造和現在稍有不同。以 "老" 為例,其古寫形:“老”字在篆書或古文獻中寫作“耂”。
例句
他的父母整天追求享樂,完全忽視了他的教育和照顧,真是一副“老萊娛親”的模樣。
組詞
老練、萊菔、娛志、親切。
近義詞
追逐虛榮、縱欲堕落。
反義詞
孝順、盡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