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捐俗的意思、捐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捐俗的解釋

抛棄世俗。《莊子·山木》:“吾願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引 清 汪為霖 《遊栖霞》詩:“有官到底難捐俗,畢竟斜陽喝道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捐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抛棄世俗”,通常指脫離塵世生活或舍棄世俗觀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放棄世俗生活或常規禮法,追求超脫的精神境界。例如《莊子·山木》中提出“去國捐俗”,倡導與道相輔而行的生活方式。

  2. 單字拆解

    • 捐:意為舍棄、抛棄(如“捐軀”“捐棄”),或指向外施予(如“捐贈”)。
    • 俗:指社會風俗、大衆化習慣(如“移風易俗”),也含貶義如“庸俗”。

二、語境應用

  1. 古籍引用

    • 《莊子》中的“捐俗”強調脫離政治與世俗牽絆,追求道家理想。
    • 清代汪為霖詩句“有官到底難捐俗”,則表現仕途與超脫之間的矛盾。
  2.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文學或哲學讨論中,形容對物質欲望的摒棄或精神層面的追求。

三、關聯概念

總結來看,“捐俗”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與超越的思想,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内涵。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可參考《莊子》及清代詩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捐俗

捐俗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既可以作為動詞使用,也可以作為名詞使用。在不同的語境中,捐俗有不同的含義。

捐俗的拆分部首是手、心和屍,其中手表示人的活動、行動;心表示情感、内心;屍表示屍體、死亡。三個部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捐俗這個詞。

捐俗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具體的曆史淵源還待深入研究。在繁體字中,捐俗的寫法為捐俗。

古時候對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有所不同,所以古時候的捐俗的字形也有所變化。古代漢字寫法中,捐俗的寫法多種多樣,例如《說文解字》中将捐俗的寫法作專〡租。這表明漢字的書寫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着變化和演變。

以下是關于捐俗的例句:

與捐俗相關的組詞有捐贈、捐款、捐獻等。

與捐俗的意思相近的詞彙有舍棄、抛棄、舍去等。

與捐俗的意思相反的詞彙有俗世、塵世、戀物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