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挾義的意思、挾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挾義的解釋

(1).懷持正義。《韓詩外傳》卷八:“夫鳳之象,鴻前而麟後,蛇頸而魚尾,龍文而龜身,燕頷而鷄啄,戴德負仁,抱中挾義。”

(2).倚仗名義。《後漢書·劉盆子傳》:“不如立宗室,挾義誅伐。以此號令,誰敢不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挾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讀音和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基本含義

  1. 讀作 xié yì(較常見):

    • 倚仗名義:指借助某種正當理由或名義行事,可能帶有強制或利用的意味。例如:“他挾義要求對方妥協”。
    • 修辭手法:在表達中隱含其他含義,通過隱喻、暗示等方式豐富語言層次。例如:“這段話挾義批評了社會現象”。
  2. 讀作 jiā yì(古漢語用法):

    • 懷持正義:指内心秉持道義或公正。例如:“古人常以挾義之心處世”。

二、字形與字源解析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1. 古文語境:多用于描述心懷正義或借名義行事。

    《國語·齊語》中“挾其槍”即體現“持握”本義。

  2. 現代用法:側重修辭或描述隱性意圖,如“挾義諷刺”“挾義要挾”。

四、相關辨析

總結來看,“挾義”需結合讀音和上下文理解,既可指崇高的道德堅守,也可含策略性的表達或行為。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國語》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挾義的意思

挾義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利用道義、倫理等方面的優勢來達到某種目的或謀取私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挾義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7。

來源

挾義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五年》這篇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通過利用旁人的謙虛和君子的社交規則來實現目的的行為。後來逐漸擴大為形容以對方的善意或友好為資本,獲取個人利益的行為。

繁體

挾義(xié yì)是挾義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挾義也可以寫作“挾義”,隻是在簡化後的現代漢字中,去掉了“義”字的旁邊的“羊”字旁。

例句

1. 他常常以别人的信任來挾義,達到個人的私利。

2. 這個人總是挾義行事,沒有道義和原則。

3. 不要被他的挾義所迷惑,保持自己的判斷力。

組詞

挾帶、挾制、挾德、挾恩、挾詐。

近義詞

利用、************、以強淩弱。

反義詞

以義為本、遵循道義、光明磊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