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處的意思、極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處的解釋

(1).極高、極遠之處。 唐 方幹 《侯郎中新置西湖》詩:“已見澄來連鏡底,兼知極處浸雲根。” 元 李翀 《日聞錄》:“ 班超 嘗分使至 西海 極處,自中國而往行四萬裡。” 趙樸初 《憶江南·峨眉山紀遊》詞之五:“極處 趙州 登不到,我今亦復半山回。此意幾人知?”

(2).程度上不能再超過的界限。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仙佛到極處,與儒者略同。”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我 闕裡侯 蠢也蠢到極處,陋也陋到極處,當不得我富也富到極處。”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我主觀的人格抑郁到極處,應當豁然醒悟。”

(3).絕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況真聖主天王得天心眷顧,每至極處逢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極處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詞義解析

"極處"由"極"與"處"組合而成。"極"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頂點、盡頭,如《說文解字》載"極,棟也",本義指房屋最高處的棟梁,後引申為終極、最高點。"處"指位置、所在,如《廣韻》注"處,所也"。二者結合,"極處"指事物達到的終極位置或狀态,常用于描述空間、程度或情感的頂峰。

二、引申與哲學内涵

在哲學與文學語境中,"極處"常被賦予抽象意義。例如,宋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提及"理之極處",指道理探究的至深境界。明代王陽明《傳習錄》亦用"心之極處"表達心性修養的終極目标,體現儒家對内在修為的追求。

三、現代漢語用法

現代漢語中,"極處"多用于書面語,強調極端或極緻狀态。例如:"悲痛至極處,竟無言以對",此處"極處"指情感達到難以承受的頂點。在物理描述中亦可指空間終點,如"地球南北極處氣候嚴寒"。

四、權威詞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極處"釋義為"終極之處;頂點"。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極"字條下收錄"極處"用例,引《莊子·逍遙遊》"無極之外,複無極也",闡釋其哲學含義。

(注:因文獻數據庫權限限制,本文未提供直接鍊接,引用來源可通過權威詞典出版社官網或學術平台檢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極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í chǔ,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極高、極遠之處

指空間或地理上的極限位置,常帶有哲學或文學意境。例如:

二、程度上無法超越的界限

表示某種狀态達到頂峰或極端。例如:

三、絕境或絕地

指無法擺脫的困境,常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例如:

其他用法

現代文學中,“極處”也可表達情感或狀态的極端,如張愛玲筆下“歡喜到了極處,又有一種兇曠的悲哀”。


該詞既有物理空間的“極限”含義,也用于抽象層面的“極緻狀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更多例句可參考《傳習錄》《奈何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黯色百家衣敗意榜歌被中畫肚撥甩補鳌彩旦楚篇大味大真定一尊丢面子發狠法碼風和日暄風陵服賈福生于微幅隕蛤精疾弓把诃诋鴻稱懷山襄陵火不登翦彩堿土交獻景重季羨林姱尚酷吏癞格譜獵民靈人另眼相待龍修雒雒冥徵密探謬悮男青女口清産核資起贓趨風日暖風恬肉醢三長四短邵伯訟棠霜鱗泰侈體敵外側王家癖為非作惡握手蝦仁亵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