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尊卑。 漢 班昭 《女誡·和叔妹》:“夫嫂妹者,體敵而尊,恩疏而義親。”《爾雅·釋親》“姑之子為甥,舅之子為甥,妻子晜弟為甥,姊妹之夫為甥” 晉 郭璞 注:“四人體敵,故更相為甥。” 宋 李如箎《東園叢說》卷上:“一旦復子明辟,遂同為師保,左右 成王 ,師保位分體敵, 召公 之心,有不能自安者,故欲引去。”參見“ 敵體 ”。
“體敵”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指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尊卑。
指觀察、了解敵人的行為和思想,以便應對對抗。
兩種解釋的差異可能源于詞義演變或語境變化。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使用場景判斷詞義,優先參考權威典籍(如《女誡》《爾雅》)中的定義。
《體敵》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了解、識别和把握住對手的實力和弱點。
拆分部首:⺼(月字旁),攵(又字底部)
筆畫數:12畫
《體敵》一詞來源于《孫子兵法》中的“凡先處戰未發而被敵襲者,謂之虧地”。後來這個詞彙為了表達更加精準,又加上了“體”這個字。繁體形式為「體敵」。
古時候的《體敵》字寫作「體敵」。
他在比賽中能夠準确地體敵,迅速找到對手的弱點。
體貼、體會、敵視、敵人
摸清、了解、認識
輕敵、掉以輕心、不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