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碼的意思、法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碼的解釋

即砝碼。 艾青 《大西洋》詩:“生命是不值錢的,在他們的天平上,一個法碼,就得要用一千頁的寫滿人名的本子才能保持平衡。”參見“ 砝碼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碼"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規範釋義為:

一、核心釋義

"法碼"是"砝碼"的早期或異體寫法,指用于天平、秤上作為重量标準的金屬塊或金屬片,通常由銅、鐵、鋁等材料制成,具有精确規定的質量(如1克、10克、100克等),用于衡量其他物體的重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第1083頁。

二、詞源與演變

  1. 構詞解析:

    • "法":取"标準、規範"之義(如"法則"),強調其作為計量基準的屬性。
    • "碼":指代"計量的标準單位"(如"籌碼"),後引申為具象化的衡量器物。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如《清會典》記載權衡器具時使用"法馬"(同"法碼"),後逐漸演變為"砝碼"。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436頁。

  2. 現代規範寫法:

    當代漢語以"砝碼"為規範詞形("砝"為形聲字,專用于此義),"法碼"屬曆史變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54頁。

三、現代用法說明

在計量科學中,"砝碼"需符合國家标準(如JJG 99-2006《砝碼檢定規程》),按精度分為E1、E2、F1、F2、M1等等級,廣泛應用于實驗室、貿易結算及工業生産領域。

來源: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計量技術規範彙編》,中國質檢出版社,2018年。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法碼”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法碼”是“砝碼”的異體寫法,指用于天平稱重時作為重量标準的金屬塊,通常由銅、鉛等材料制成,具有不同規格的重量值。例如艾青在《大西洋》詩中用“法碼”比喻生命價值的衡量标準。

  2. 用途與構成
    法碼是天平稱重的核心工具,通過不同重量的組合實現精确計量。其材質需穩定且耐腐蝕,以确保長期準确性。

  3. 文學與語言中的引申
    該詞常被用作比喻,如描述價值觀的權衡(如“理智與情感的平衡需法碼”)或社會現象的批判。

  4. 其他領域含義
    在特定語境下,“法碼”也指歐洲鞋碼标準(如法碼40對應中國鞋號250),其換算公式為:
    $$ text{中國鞋號} = (text{法碼} + 10) times 5 $$
    這一用法多見于鞋類行業。

  5. 注意事項
    “法碼”與“砝碼”通用,但現代規範文本中更推薦使用“砝碼”。若涉及專業領域(如計量、制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鞋碼換算或文學引用案例,可查閱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被爐鄙俴禀仰波斯灣慘陰查哨酲酲陳穢傳籍處堂燕雀大毛公道華倒嚼多多益辦阿世媚俗扼腕長歎改竄觀音大士孤澹孤行宏妙紅色後效将蝦釣鼈兼收并錄晶天金書矜制雞爪風捐花樣決徒軍哄舉言攬頭利落手曆世磨鈍露己揚才峍崒梅花坑默台批鱗曝書圈點區畫饒財僧主觞弦設口食甚視同路人舜禹宿度索诃所緻擡疊頽如外卦像閣小花樣洗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