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縱。 宋 葉適 《朝請大夫司農少卿高公墓志銘》:“顒顒少卿,天侈其門;本無驕舒,不待鋤耘。”
“驕舒”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iāo shū,其核心含義是驕縱,即形容傲慢、放縱的性格或行為。以下是具體解析:
宋代詩人黃文雷在《挽程孺人》中寫道:“清心能敏悟,雅性謝驕舒”,此處“驕舒”與“雅性”形成對比,指摒棄驕縱的品性。此外,南宋葉適的墓志銘中也有“本無驕舒,不待鋤耘”的表述,進一步印證其含義。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描述人物性格或行為上的傲慢放縱,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
“驕舒”是形容驕縱的書面詞彙,需結合古文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驕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驕指的是自滿得意、傲慢高傲的意思,舒則表示輕松、舒適、自在的意思。所以,整個詞語的意思就是自得意滿地放松舒適或者以驕傲自負的方式去舒適自在。
《驕舒》的部首分别是馬部和舌部。其中,馬部在字的左側,表示馬,舌部在字的右側,表示舌。《驕舒》一共由13個筆畫組成,其中驕由10個筆畫構成,而舒由3個筆畫構成。
《驕舒》這個詞語在古代經典文獻中有使用記錄,比如在《紅樓夢》中就有一句“弄巧成拙,倒像那皇帝吉兇之間,天驕舒迫”。
《驕舒》的繁體字是「驕舒」。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有所變化,所以《驕舒》的漢字寫法也有一些不同。例如,《驕》在古代寫作「驕」,字形中間的「校」旁為「馬」的另一種寫法。而《舒》在古代寫作「舒」,字形基本與現代一緻。
1. 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後,顯得十分驕舒自滿。
2. 這個房間的環境非常驕舒,讓人感到非常舒適。
組詞:驕矜、驕傲、自舞風雲、舒暢、舒服。
近義詞:得意洋洋、傲慢自大、縱情、放松、安逸。
反義詞:謙虛、謙和、拘束、不舒服、不安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