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遒的意思、警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遒的解釋

警拔遒勁。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中:“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 叔源 失步, 明遠 變色。” 鄭振铎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七章二:“ 朓 詩精麗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錯出,而風格也警遒勁挺,不流于弱。”參見“ 警拔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警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評論領域,特指詩文風格的獨特表現。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警遒(jǐng qiú)意為警拔遒勁,形容詩文或語言風格既精警突出,又剛健有力。其中:

文學應用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鐘嵘的《詩品》,用于評價謝朓(字玄晖)的詩歌:“奇章秀句,往往警遒”,指其詩作中精彩的片段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力度。鄭振铎在《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也用此詞形容謝朓詩風“警遒勁挺”,強調其擺脫柔靡、獨樹一幟的特點。

關聯詞彙

使用場景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藝術評論,適用于描述兼具思想性與力量感的創作風格。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警遒

警遒(jǐng zhī)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言和車,總共有12個筆畫。它是由“車”作為聲旁,表示車輛奔馳的樣子,而“言”作為形旁,表示聲音喧嘩的意思。

警遒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的繁體為“警遒”(遒讀作tuí),它的寫法與現代簡體漢字相似。在古代,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相同。

警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内篇·養生主》中的“心智警遒”的描述,意思是指心智清醒、警覺敏銳。後來,警遒逐漸演變為指敏捷靈活、氣質矯健的意思。

例句:

她的舉止警遒,完全不像一個年過六旬的人。

警察訓練要求身體警遒,反應迅速。

組詞:

警員、警衛、警惕、警報、警覺

近義詞:

敏捷、靈活、敏銳、警覺

反義詞:

遲鈍、呆滞、糊塗、遲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