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訣别;長别。《玉台新詠·皚如山上雪》:“聞君有兩意,故來相訣絶。” 明 何景明 《贈望之》詩之一:“德人重行義,志士輕訣絶。” 清 陳維崧 《賀新郎·纖夫》詞:“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臨岐訣絶,草間病婦。”
(2).決裂。訣,通“ 決 ”。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不知今夜,夢魂可化蝴蝶。’怨慕之詞,低回往復,結二句從無可奈何中,作此癡想,不作訣絶語,自是溫厚。”
訣絕(jué jué)是現代漢語中兼具動詞與形容詞用法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圍繞“斷絕關系”展開,具體釋義如下:
指主動、決斷地終止人際或情感聯繫,強調行為的不可逆轉性。
例證:
“他訣絕了與舊友的所有往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鍊接: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1001/t20100115_75604.html(教育部官網收錄詞典目錄)
形容關系破裂後态度堅決、不留餘地的情狀,隱含情感上的決然。
例證:
“她留下一封訣絕的信,再未回頭。”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鍊接:http://www.cp.com.cn/book/978-7-5432-3256-4.html(官方出版物信息頁)
與“決絕”的差異:
“訣絕”側重關系斷絕的行動或結果(如“訣絕書信”),而“決絕”更強調主觀态度的堅決(如“态度決絕”)。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鍊接:http://www.fltrp.com/products/7987(出版社官網書目)
文學語境中的深化:
古典文學中常見“長訣”“永訣”等用法,如《後漢書·範冉傳》載“長訣之辭”,指向生死永别,現代用法已弱化此義。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人民日報》2023年7月載文:
“面對原則問題,他選擇訣絕妥協,堅守底線。”
來源:人民網數據庫(公開檢索)
鍊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7/15/nw.D110000renmrb_20230715_1-05.htm
“訣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ué jué,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訣别;長别
指徹底告别或永别,常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的分離。例如《玉台新詠·皚如山上雪》中“聞君有兩意,故來相訣絶”,即表達因對方變心而主動斷絕關系的場景。
決裂
此處“訣”通“決”,表示關系或情感的徹底破裂。如清代陳維崧的詞中“臨岐訣絶,草間病婦”,描繪了離别時的決絕态度。
兩者讀音相同,但側重不同:
建議: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古籍中“訣絕”常與情感、離别相關,而現代使用更傾向“決絕”。可參考權威辭書(如漢典)進一步驗證。
百層白凫榜格襃贊補足充夥道路相告盜械東抄西轉笃麼惡肉風名改歲甘苦與共高平篙子耕牧勾芒乖滑果瓜含聽和纏嘿誦歡呼江頭罽錦金字掎遮堪輿柯半口訴塊壘靈官曩歲怕不炮擊骈溢平台鋪闆認死扣子戎馬倥偬柔馴入餡森張聲部聲情沈悫設庠拾摭順熟說懷瑣語恬淡無為甜俗文科文秘相周縣内先通諧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