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訣别;長别。《玉台新詠·皚如山上雪》:“聞君有兩意,故來相訣絶。” 明 何景明 《贈望之》詩之一:“德人重行義,志士輕訣絶。” 清 陳維崧 《賀新郎·纖夫》詞:“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臨岐訣絶,草間病婦。”
(2).決裂。訣,通“ 決 ”。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不知今夜,夢魂可化蝴蝶。’怨慕之詞,低回往復,結二句從無可奈何中,作此癡想,不作訣絶語,自是溫厚。”
“訣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ué jué,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訣别;長别
指徹底告别或永别,常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的分離。例如《玉台新詠·皚如山上雪》中“聞君有兩意,故來相訣絶”,即表達因對方變心而主動斷絕關系的場景。
決裂
此處“訣”通“決”,表示關系或情感的徹底破裂。如清代陳維崧的詞中“臨岐訣絶,草間病婦”,描繪了離别時的決絕态度。
兩者讀音相同,但側重不同:
建議: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古籍中“訣絕”常與情感、離别相關,而現代使用更傾向“決絕”。可參考權威辭書(如漢典)進一步驗證。
《訣絕》是一個常被用來形容結束、分離或切斷某種聯繫或關系的詞語。它表示徹底斷絕,不再持續或存在。
《訣絕》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讠”部,右邊是“玉”部。它總共有9個筆畫。
《訣絕》一詞的典故來源于古代一個傳說。據說,古人在訣别時會相互掏下一塊玉佩分割成兩塊,每人佩帶一塊,以示永久分别,徹底斷絕關系。這便形成了《訣絕》這一詞語。
《訣絕》的繁體寫法為「訣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訣絕》的古代寫法為「訣絶」,可以看出字形上的一些變化。
1. 他們在一場激烈的争吵後,彼此之間決定徹底訣絕關系。
2. 當我離開家鄉去追逐我的夢想時,我不得不與家人訣絕,我知道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3. 他昨天被公司開除了,現在和公司已經徹底訣絕了。
訣别、絕交、斷絕、離别
決裂、分離、解散、割席
聯結、維系、團結、親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