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涉水。厲,連衣涉水。語本《詩·邶風·匏有苦葉》:“ 濟 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明 夏完淳 《豔歌行》:“河水何湯湯,褰衣誰涉厲?”
“涉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涉”指徒步過水,“厲”意為連衣直接涉水(不提起衣物)。該詞源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中的“深則厲,淺則揭”,原指根據水深選擇不同的渡水方式:水深時需連衣直接涉水(厲),水淺時可提起衣物(揭)。例如明代夏完淳的詩句“河水何湯湯,褰衣誰涉厲?”即用此意()。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4)将其解釋為成語,引申為“面對危險或困難時勇往直前”。例如:“他在團隊中始終表現出涉厲的精神。”不過這一用法多見于網絡詞典,權威古籍中尚未發現相關引申記錄()。
建議:若用于古文解讀,建議優先參考《詩經》原始語境;若用于現代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采用引申義。
《涉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涉及危險、與嚴重問題有關。
《涉厲》的拆分部首是“氵”和“牛”,其中“氵”表示水部,而“牛”表示牛部。它的總筆畫為七畫。
《涉厲》是由“氵”表示水部,說明與水有關;以及“牛”表示牛部,帶有危險的含義。引申為涉及到危險或嚴重問題。
《涉厲》的繁體字為「涉厲」。
在古時候,漢字《涉厲》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詩經·小雅·采薇》中出現的《涉野》即是同義字,在古代常用于描述涉足野地的危險。
1. 他勇敢地涉厲,毫不退縮。
2. 這個問題涉及到國家的安全,非常嚴重。
3. 他的舉動可謂是涉厲之舉,非常危險。
涉及、涉世、涉外、涉水
牽涉、牽連、涉及、觸及
不涉、脫離、避免、回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