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語。謂眼、耳、鼻、舌等六根交互受報。《楞嚴經》卷八:“此等皆是彼諸衆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一切衆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2).泛指報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宣忠寺》:“﹝ 爾朱兆 ﹞乃發怒,捉 祖仁 ,懸首高樹,大石墜足,鞭捶之,以及於死。時人以為交報。”《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張楚金》:“為法自斃,所謂交報也。”
“交報”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交互受報”的因果觀念。佛教認為,衆生的六根因造作惡業,會在輪回中互相引發相應的果報。例如《楞嚴經》卷八提到:“一切衆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強調六根互為因果的業報循環。
延伸為廣義的善惡因果報應,常見于古籍記載: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六根”與業報體系,可參考《楞嚴經》相關章節。
《交報》是一個表示傳遞信息或報告的詞語。它可以指一份報告、消息或文件,一般被用于表示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
《交報》由部首“交”和“報”組成。
部首“交”是一個表示交流、互動的象形字,它由4筆組成。
部首“報”是一個表示報告、消息的形聲字,它由7筆組成。
《交報》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和書法作品。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交報”,與簡體字略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漢字“交”可以寫作“交”,漢字“報”可以寫作“報”。
1. 他交報了最新的工作進展。
2. 我已經把報告交報給了主管。
組詞:交流、交換、交往、交流、報告、報紙。
近義詞:傳達、告知、告訴。
反義詞:保留、封閉、隱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