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瓠瓢的意思、瓠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瓠瓢的解釋

(1).即瓠蘆。 唐 陸龜蒙 《幽居賦》:“炊粃粺以為食,割瓠瓢而作器。”

(2).指用葫蘆剖制而成的盛器。《宋史·蠻夷傳三·黎洞》:“﹝ 黎 人﹞陶土為釜,器用瓠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瓠瓢(hù piá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名詞,指用葫蘆制成的舀水或盛物的器具。其詳細釋義與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瓠瓢由“瓠”與“瓢”二字組合而成:

二、形制與用途

  1. 制作工藝

    取老熟葫蘆風幹後剖半,挖去瓤籽而成。因葫蘆質地輕、耐腐蝕且成本低廉,成為古代民間常用容器。如《詩經·豳風·七月》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其中“壺”通“瓠”,反映其曆史淵源。

  2. 功能分類
    • 水瓢:用于取井水、河水,常見于廚房或田間。
    • 酒瓢:小型瓠瓢作飲酒器,如《禮記·郊特牲》載“陶匏(葫蘆)象天地”,象征古樸禮器。
    • 量器:古時亦作計量工具,《墨子·備城門》記“持水者必以布麻鬥、瓢”,用于軍事儲備。

三、文化象征

  1. 簡樸生活的象征

    因材質天然、制作簡易,瓠瓢成為淡泊物質的意象。如《論語·雍也》贊顔回:“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以“瓢飲”喻清貧自守。

  2. 隱逸與自然

    道家思想中,瓠瓢象征返璞歸真。莊子《逍遙遊》載惠子謂“瓠落無所容”,而莊子主張“浮乎江湖”,賦予其超脫功利的内涵。

  3. 詩詞意象

    唐宋詩詞常以瓠瓢寄托田園之趣,如陸遊《秋懷》詩:“研朱點周易,酌酒和陶詩。瓠瓢家自足,笑我複何為?”

四、現代意義

隨着金屬、塑料器皿普及,瓠瓢已少見于日常生活,但仍作為傳統文化符號出現于民俗展覽、手工藝品及文學隱喻中,承載着中華農耕文明的記憶。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3. 《詩經譯注》(中華書局)
  4.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墨子校注》(中華書局)
  6. 《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7. 《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8. 《陸遊詩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瓠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瓠(hù):指瓠瓜,即葫蘆的變種,果實長圓形,嫩時可食用。
    • 瓢(piáo):用對半剖開的葫蘆或木頭制成的舀水、盛物器具。
      組合後,“瓠瓢”既可指葫蘆本身(即“瓠蘆”),也指用葫蘆制成的容器。
  2. 引申含義

    • 器物:古代黎族等少數民族用葫蘆剖制而成的盛器,如《宋史》記載“器用瓠瓢”。
    • 生活象征:常與簡樸生活關聯,如唐代陸龜蒙以“割瓠瓢而作器”描述隱居器具。

二、文獻引證

三、結構與用途

四、總結

“瓠瓢”一詞兼具植物與器物雙重含義,讀音為hù piáo,其曆史用例和制作方式體現了古代勞動工具與自然資源的密切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土生百花亭霸王風月卑庸比類合義伯姬不可耐部勒不盈眦沖齧從舅打采當行家低鬟多藝多才法律否去泰來浮遊革圖易慮供養卦變蠱佞和昶鶴行鷄羣厚葬溷漫昏懵火炬踐污記功忘過精粲荊棘銅駝救活愧恨老喬民蠟槃淚暈兩分法離經斷句聆翫倫類履籍嫚辭甯位盤旋鉗蓋淺智竅窦入理切情善知識勝屠食邑首善之地水祥書空唐音夏蟲疑冰香芬相時而動鹹五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