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狀的意思、風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狀的解釋

中醫指感受風邪和中風等症。《新唐書·方技傳·張文仲》:“﹝ 文仲 ﹞論風與氣尤精。後集諸言方者與共著書,詔 王方慶 監之。 文仲 曰:‘風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治不以時,則死及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風狀(fēng zhuàng)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現已被現代漢語詞彙取代,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以下從字形、詞義及文獻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風(fēng)

    《說文解字》釋為“八風也”,本義指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引申為“趨勢”“聲勢”。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今釋》)

    字形演變: 甲骨文象形為鳳鳥展翅,後借指氣流運動。

  2. 狀(zhuàng)

    《說文解字》釋“犬形也”,本義指形态、樣貌,後擴展為“描述”“文書”。如《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莊子集釋》)

    構字邏輯: “爿”(床闆)表意,強調物體可見的輪廓。


二、複合詞“風狀”的文獻釋義

“風狀”屬偏正結構,指“風的表現形态”或“對風勢的描述”,多見于唐宋文獻:


三、語義消亡與替代

明清後,“風狀”逐漸被“風勢”“風情”等詞替代。現代漢語中:


權威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5年。
  2. 李淳風《乙巳占》,明萬曆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3. 《全唐文》,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本。
  4. 王力《漢語史稿》,商務印書館,2004年。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風狀”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風狀(拼音:fēng zhuàng)是中醫學術語,指因感受風邪或中風引發的病症總稱,涵蓋多種與“風”相關的病理表現。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醫家張文仲曾總結“風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強調及時治療的重要性,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文獻依據

  1. 中醫分類
    根據《新唐書·方技傳·張文仲》記載,風邪引發的病症被細分為124種類型,與“氣狀”(80種)并列,體現了古代中醫對病因的系統化研究。
  2. 現代延伸
    該詞在非醫學語境中偶見引申用法,如“防風狀态”指台風預警措施,或形容物體“屏風狀”排列,但核心含義仍以中醫解釋為主。

“風狀”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定義源于中醫理論,指代風邪緻病或中風症狀,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均圍繞此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家譜彭彭筆摩寎月賓籍鮊鮮澄陽寵恣川谷從橫家村筋醋酸點就蠹國害民分毫析厘負面高步通衢公學刮耳焊珠好手足鴻羅皇規回意昏鈔豁琅煎情精核井陉關闊禁來春立券醴灑亂根麥策花痝痝檷枸彌歲末班車南鮮膩旗泥視弄說椌楬勤納榷金三昧真火燒爇生時紳冕泝遡土地祠拖尾巴莞簟丸捍毋固象約洩渎諧協洗臉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