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冊的意思、畫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冊的解釋

[picture album;album of paintings] 裝訂成冊的畫

詳細解釋

裝訂成冊子的圖畫。 明 陳繼儒 《書畫史》:“ 黃玄宰 寄餘金箋畫冊十幅,有倣《西嶽降靈》筆意,乃雲學 張僧繇 也。”《四庫全書總目·藝術二·郁氏書畫題跋記》:“至於前集所載 宋高宗 畫冊, 梁楷 畫 右軍 書扇圖,皆有 水西道人 題記。” 巴金 《裡昂》:“一位女主人在席上遞給我一件禮物,可能是一本書,一本畫冊,或者一本照相簿,是用花紙包好了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冊”是一個漢語詞語,指以圖畫為主、裝訂成冊的出版物,通常用于藝術、文化或商業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畫冊(拼音:huà cè)指裝訂成本子的圖畫集合,常配有文字說明。核心特點是圖文結合,通過視覺與文字共同傳遞信息。


二、結構與形式

  1. 裝訂形式
    傳統為紙質冊頁,現代也包含電子畫冊。
  2. 内容構成
    以繪畫、攝影、設計等視覺作品為主,輔以标題、簡介或背景說明。

三、主要用途

  1. 藝術展示
    如《七裡香》《無怨的青春》等詩集配圖出版,或收錄名家作品(如董其昌《馬鞍山色》、恽壽平《三友圖》)。
  2. 商業宣傳
    企業用于展示産品、品牌文化,強調視覺沖擊力與信息精簡性。
  3. 文化記錄
    明代陳繼儒《書畫史》記載的黃玄宰金箋畫冊,即屬曆史藝術檔案。

四、分類示例

類型 特點 示例
繪畫畫冊 收錄傳統或現代繪畫作品 《仙山樓閣圖》畫冊
攝影畫冊 以攝影作品為主 自然風光主題畫冊
建築畫冊 展示建築設計或實景 城市規劃項目畫冊

五、發展演變

從明代“裝訂成冊子的圖畫”,到現代多元化形式(如數字交互畫冊),其核心功能始終圍繞視覺表達與信息整合。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案例或分類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冊

《畫冊》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畫”和“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畫”字的部首是“田”,它是一個基本的漢字部首,表示與農田有關的事物。該字有七個筆畫。

“冊”字的部首是“冊”,它是一個冰偏旁,表示與寫作、書籍有關的事物。這個字有八個筆畫。

來源

《畫冊》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輿地綱目·巢>台》一書中。在這本書中,他用“畫冊”來形容一種裝有繪畫作品的冊子。自此,《畫冊》一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

《畫冊》的繁體字寫作「畫冊」,在繁體字的書寫中,部分構字方法與簡體字有所不同,但意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具體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畫冊》在古代的寫法依然保持了現在的意思和發音。

例句

1. 我收到了一本精美的《畫冊》,上面展示了許多美麗的繪畫作品。

2. 這本《畫冊》是我姐姐的作品集,裡面收錄了她多年來的畫作。

組詞

繪畫、篆刻、插圖、繪本、手冊、攝影等。

近義詞

圖集、畫集

反義詞

文集、散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