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腓尼基的意思、腓尼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腓尼基的解釋

古代地中海東岸的國家。公元前2000年代初,閃米特人的一支腓尼基人在今黎巴嫩和叙利亞沿海一帶,建立了西頓、推羅等一系列城邦。腓尼基人以航海、經商著名,足迹遍及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了迦太基等許多殖民地。約前13世紀,創造了曆史上第一套字母系統,對後世影響極大。前18世紀以後,被外族征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腓尼基(Fēiníjī)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代古代地中海東岸的一個著名文明及其所屬地區。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腓尼基指公元前2000年左右興起于地中海東岸(今黎巴嫩、叙利亞沿海一帶)的古老民族及其建立的城邦文明。該民族以航海、貿易和字母文字發明著稱,其名稱源于希臘語“Phoiníkē”(意為“紫紅色”),因其特産紫色染料而得名。漢語譯名“腓尼基”為音譯,沿用國際通稱。


二、曆史與地理涵義

  1. 地域範圍

    腓尼基的核心區域位于黎凡特海岸,北起阿拉杜斯(今叙利亞塔爾圖斯),南至阿什凱隆(今以色列南部),主要城邦包括推羅、西頓、比布魯斯等。其勢力範圍曾擴展至地中海諸島及北非沿岸(如迦太基)。

  2. 文明特征

    • 航海與貿易:腓尼基人擅長造船與遠洋航行,建立了地中海貿易網絡,交易商品包括雪松木、玻璃、紫色染料(從骨螺提取)等。
    • 字母文字:約公元前15世紀發明腓尼基字母,共22個輔音字符,成為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等衆多書寫系統的源頭,對世界文字發展影響深遠。

三、詞源與漢語定名


四、學術與考古依據

現代考古在黎巴嫩提爾(推羅)、西頓等地發現腓尼基神廟、港口遺址及銘文,印證其城邦結構與貿易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提爾古城列為世界遺産,稱其為“腓尼基時期首要貿易中心”。語言學研究表明,腓尼基字母通過希臘人吸收改良,形成西方字母體系的基礎。


參考資料

  1. 《不列颠百科全書》:腓尼基文明概述
  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爾古城遺産描述
  3. 《辭海》(第七版):腓尼基詞條
  4. 《世界古代文明史》(高教版):腓尼基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腓尼基(Phoenicia)是古代地中海東岸地區的重要文明,其名稱和内涵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源與含義

「腓尼基」是希臘人對迦南人(Canaanites)的稱呼,源自閃米特語中的“紫紅”(puqnīm)。這一名稱源于當地特産——從海螺中提取的紫紅色染料,廣泛用于紡織品染色,成為腓尼基的标志性商品。

二、地理與曆史背景

腓尼基位于今黎巴嫩和叙利亞沿海地帶,北起蘇克蘇,南至阿科,東臨黎巴嫩山,西接地中海。該地區在公元前3000年末形成多個獨立城邦,如推羅(Tyre)、西頓(Sidon)、烏伽裡特(Ugarit)等,從未形成統一國家。腓尼基人屬閃米特語系,在青銅時代末期至鐵器時代(約公元前12世紀後)崛起,以航海、貿易和殖民聞名,足迹遍及地中海及北非地區。

三、核心文明貢獻

  1. 字母系統
    腓尼基人約公元前11世紀創造了22個輔音字母的書寫體系,成為希臘字母(加入元音)、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等文字的共同源頭,對全球文字發展影響深遠。

  2. 貿易與殖民
    他們通過海上貿易網絡輸出木材、染料、玻璃制品,并建立衆多殖民地,最著名的是北非的迦太基(Carthage),後與羅馬争奪地中海霸權。

  3. 文化中介作用
    作為埃及、美索不達米亞與希臘等文明的橋梁,腓尼基人促進了技術(如造船、導航)和藝術(如象牙雕刻)的傳播。

四、曆史地位與衰落

腓尼基城邦先後被亞述、新巴比倫、波斯等帝國征服。其海外殖民地迦太基在布匿戰争(公元前3-2世紀)中被羅馬擊敗,文明逐漸消亡。但腓尼基的文化遺産,尤其是字母系統,成為地中海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基石。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腓尼基城邦的政治結構或字母演變細節,可查閱網頁中的課程與通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半班寶牀八擡大轎敝惡逼強詞象璀粲稻秫佃人疊躍凍蟄對陣頓漸坊曲犯政分甘共苦浮薄個人傷害公平交易廣内觀念形态古典概型懷筆緩急輕重呼庚撝呵魂交惛亂火煖艱深晦澀教書借征九枝花苛缛枯木發榮雷起禮飲穭生鸾氛摸着石頭過河能飯鳥獸行批駁佥院喬喬三姑六婆掃刷沈雜授器水引松鷄泰來否往通風讨信土堦晚節不保韡晔小喬遐懿邪交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