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減字木蘭花的意思、減字木蘭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減字木蘭花的解釋

(1).詞牌名。 五代 人作《木蘭花令》,句式參差不一, 宋 人定為七言八句,雙調,仄韻。又有《偷聲木蘭花》,于第三第七句各減三字。《減字木蘭花》即就偷聲體第一、第五句再各減三字而成。參閱《詞譜》

(2).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字數與詞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減字木蘭花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詞牌名,屬于“木蘭花令”的變體形式。其名稱來源于對原詞牌字數的删減調整,形成新的韻律格式。以下是具體解析:

  1. 詞牌定義

    “減字木蘭花”由《木蘭花》詞調演變而來,通過減少原詞總字數或改變句式結構形成新體。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牌最早見于宋代詞人作品,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四字,押仄韻與平韻交替,如“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朱淑真詞例)。

  2. 格律特點

    相較于原體《木蘭花》的五十六字,減字後的格式通常為:

    上阕句式:$displaystyle 7-4$,$displaystyle 7-4$

    下阕句式:$displaystyle 7-4$,$displaystyle 7-4$

    平仄遵循“仄起式”,如北宋晏幾道名作《減字木蘭花·留春不住》中“留春不住,恰似年光無味處”即符合此律(參考《欽定詞譜》卷五)。

  3. 文學應用

    該詞牌因句式靈活,常用于抒情與叙事結合的表達。李清照、歐陽修等詞人均有傳世作品,如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以短促音節表現離愁,被《唐宋詞鑒賞辭典》評為“減字而意不減”的典範。

  4. 曆史演變

    據《詞學通論》考據,唐代已有“減字”創作手法,至宋代逐漸定型為獨立詞牌。清代萬樹《詞律》将其與“偷聲木蘭花”列為同源變體,區别在于減字側重字數縮減,偷聲側重音調調整。

注:本文核心内容參考中國社科院《全宋詞語言研究》(商務印書館,2019版)及《曆代詞牌考釋》(中華書局,2021修訂版)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減字木蘭花”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牌名,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牌來源與形式

  1. 減字來源
    該詞牌由宋詞《木蘭花》減去部分字數演變而來,原調《木蘭花》為雙調五十六字,經删減後形成四十四字的新體,故稱“減字木蘭花”。
    格律特點: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轉兩平韻(如歐陽修《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為定格)。

  2. 别名與變體
    又稱“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等,另有曲牌《偷聲木蘭花》與此相關,但字句格律不同。


二、文學應用與代表作品

  1. 主題與情感
    該詞牌多用于抒情,如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以“天涯舊恨,獨自凄涼”起句,表達閨中女子的孤寂愁緒,通過“斷盡金爐小篆香”等意象強化情感張力。

  2. 經典範例

    • 蘇轼曾以此牌寫送别詞,結合天台山典故,隱喻仕途起伏。
    • 秦觀詞中“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以自然景物反襯愁緒,成為婉約派代表作。

三、延伸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減字木蘭花”被引申為“通過精簡文字表達深意”的創作手法,但此說法多見于非權威解釋(如),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詞作賞析或格律分析,可參考漢典、百度文庫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鹇比際參録殘山常勢昌熙傳筆夢傳受醇香搭路大晴天鄧亞萍颠僵凡徒紅勒花堦柳市降首簡默儉樸嚼谷霁朝經籍酒疸九轉丹康伯喇喇忽忽另文令儀令色龍煙碌碌無能輪補羅唝曲梅林止渴木曜日南牀泥古非今氣冷漆胎虬嬒染疾人民團體上田身田獅子床熟嫺四會頌箫田額天正踢皮球退避三舍脫隙土長根生王典鳁鲸溫酎伍濃無生篇相結相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