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身田的意思、身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身田的解釋

佛教語。指身體。佛家以為身體能生善惡之業,故以身喻田。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赉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雲彌識種,雨遍身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身田"是佛教術語,字面指"身體如田地",比喻身體是修行、培育善根和積累福慧的場所。其核心含義源于佛教将身體視為承載業力與修行成果的載體,需精勤耕耘以獲解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身"指人的軀體,"田"喻指能生長福報與智慧的土壤。佛教認為身體如同田地,善惡行為如同種子,會在此田地上結出相應果報。《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佛教語。指身體。謂身體能生善惡之業,故以田為喻。"

二、佛教哲學内涵

  1. 業力承載

    身體是造作善惡業的工具,如《法華經》雲:"身田清淨,離諸穢惡",強調通過持戒使身心成為純淨福田。

  2. 修行根本

    禅宗強調"借假修真",身體作為修行載體,需以正念耕耘(如打坐、誦經),培育戒定慧三學。《佛學大辭典》指出:"身田即修行者依止之處,勤耕不辍可證菩提。"

三、文化引申義

  1. 福田思想

    與"敬田""悲田"并稱三福田,供養佛法僧或布施衆生即"耕福田",身體力行善法可積累功德(《大智度論》卷二十七)。

  2. 養生觀影響

    中醫與道教吸收此概念,主張調養身心如"灌溉身田",如《雲笈七籤》載:"保氣營身,溉灌身田"。

四、現代語境應用

在佛教典籍及傳統文化研究中,"身田"仍用于強調身心修養的重要性。例如高僧開示常言:"守護身田不造惡業",警示言行對生命軌迹的影響。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2. 《法華經》卷四,鸠摩羅什譯
  3.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醫學書局
  4.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
  5. 《雲笈七籤》,張君房編,道藏本

此解釋融合辭書釋義、佛典原句及文化流變,揭示"身田"如何通過身體與土地的隱喻,傳遞佛教對生命實踐的深刻哲思——如同田地需要耕作,身心亦需以正念精進滋養。

網絡擴展解釋

“身田”是佛教術語,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身田”指人的身體,源自佛教将身體比喻為田地。佛家認為,身體如同田地,能“生長”善惡業力,即通過行為、思想等産生因果報應。


二、佛教背景

  1. 核心概念:以“田”喻身,強調身體是業力(善惡行為)的載體。善行如播種良種,惡行如播撒雜草,最終影響生命輪回的結果。
  2. 經典出處:南朝梁代蕭統在《謝敕赉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中寫道:“雲彌識種,雨遍身田”,用自然現象比喻佛法對身心的滋養。

三、現代用法與例句


四、總結

“身田”融合了佛教哲學與漢語修辭,既體現身體作為業力載體的宗教觀,也延伸出對生命養護的普世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術語體系,可參考《大涅槃經》等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頓安厘王白帝百年之約北聲鼈珠草稾晨曦傳信牌春野從風而服打滑達學低簌度支分批俯鑒輔送負依隔間挂罥龜疇果骝還欠禾蟲活支沙嬌鸾雛鳳急留古魯徑度九品蓮池迹相镌減絶走客愁窠阙愧領隸文利誘鸾嘯明睿沐濯凄風冷雨慶緜任上掃望山頭廷尉社北深耕易耨誓懲詩啟送閲探官田園銅圍投機取巧王會武厲霞帶賢質西門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