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後漢 隱士 韓康 。 康 字 伯休 ,常采藥名山,賣于 長安市 ,口不二價者三十餘年。 長安市 婦孺皆知,後遁入 霸陵山 中隱居。見《後漢書·逸民傳·韓康》。 唐 李賀 《感諷》詩之四:“ 君平 久不反, 康伯 遁國路。”
(2).豆豉的一種。《北堂書鈔》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國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極燥,以麻油蒸訖,復暴三過,擣椒屑合之,中國謂之康伯。”
“康伯”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康伯”由“康”和“伯”二字組成:
隱士韓康
東漢隱士韓康,字伯休,因采藥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聞名,後隱居霸陵山。後世以“康伯”代指淡泊名利的隱逸之士。
例:唐代李賀詩句“康伯遁國路”即引用此典故。
豆豉種類
古代一種豆豉亦名“康伯”,但具體制法與流傳範圍已不可考。
部分資料提到“康伯”可形容“身體健康、心境舒暢”,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為現代衍生義或誤傳。
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常見為人名或曆史典故,其他含義需謹慎考據。
康伯(kāng bó)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姓氏。在這個詞的字義上,沒有特定的意思。
康伯的拆分部首是“卩”和“人”。
康伯的總筆畫數為9畫。
康伯在古代并不常見,主要用作姓氏。康伯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文獻記載,所以無法得知具體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康伯的繁體字為「康伯」。
古代的康伯沒有固定的寫法,因為康伯主要作為姓氏出現,所以在古時的文獻中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寫法。
他的全名叫做康伯海。
康伯先生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
康伯疊床(kāng bó dié chuáng):床上床下疊放。
康伯草(kāng bó cǎo):康伯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見于山地和草甸。
姓氏、名字、名姓。
詩人、作家、陌生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