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見志的意思、見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見志的解釋

表明志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新五代史·晉臣傳·桑維翰》:“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以‘桑’、‘喪’同音。人有勸其不必舉進士,可以從佗求仕者, 維翰 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見志”是漢語中具有古典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言語、行為或作品表達志向與抱負。《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表明志向”,強調主體對内心追求的主動呈現。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周易·系辭上》“辨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後經演變特指文人通過詩文傳遞理想,如《文心雕龍·明詩》所述“詩言志,歌永言”。

在用法層面,“見志”常作謂語或賓語,如《論語·公冶長》中“各言爾志”的對話場景,以及陶淵明《飲酒》詩序“既醉之後,辄題數句自娛,頗示己志”的創作實踐。其近義詞“明志”“抒懷”側重于情感的直接抒發,而“見志”更強調通過具體載體(如文章、言行)間接傳遞深層志向。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評論或曆史研究領域,具有鮮明的文化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

“見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iàn zhì,其核心含義為表明志向。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析該詞: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文獻引用

3.使用場景與例句

4.近現代延伸

“見志”一詞貫穿古今,既承載傳統文化中“言為心聲”的理念,也適用于當代表達理想與追求的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文學用例,可參考《文心雕龍》或唐代詩人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二山川豹尾車罷省貝奧武甫憊壞補過飾非巢幕查鋪陳吳赤面當千錢遁形遠世反俘法制霏屑風鯁封鐍馮唐已老分壓電阻各扭兒宮車出挂羊頭賣狗肉谷口耕混子豁閕堅韌枧水基陛階道借坡下驢計左開坼揆端困難林塢枚筮目睛恁約逆失跑竹馬千恩萬謝七穿八洞啟銮全歸乳跽若芳善衣少君折齒神龍馬壯沈迷勢霎悚仄未竟之志圍嘴武童生香火秀才賢劫夏卿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