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馮唐易老 ”。
“馮唐已老”是一個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漢代馮唐曆經三朝,到漢武帝時因年事已高未能被重用,後多用于感慨生不逢時或年老力衰、抱負難展的境遇。
典故出處
最早見于唐代王維《重酬苑郎中》詩:“揚子《解嘲》徒自遣,馮唐已老複何論。”,杜甫在《寄岑嘉州》中也曾引用:“謝朓每篇堪諷誦,馮唐已老聽吹噓。”。
用法與場景
近義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王維、杜甫原詩或《史記·馮唐列傳》。
《馮唐已老》是一句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人已經年老,形容某人已經過了壯年時期,進入老年階段。
《馮唐已老》的拆分部首是“冫唐已老”,其中“冫”為冰的冫部,表示冰冷之意;“唐”則是一個具體的字,沒有部首;“已”為停止的手,表示完畢、已經的意思;“老”為人的老字,表示老年。
《馮唐已老》的筆畫總數為13畫。
《馮唐已老》的來源并不确切,但據推測是由中國古代文人創作的一篇詩詞或文章中引用而來,用以形容自己或他人已經年老的情況。
《馮唐已老》的繁體字形為「馮唐已老」。
古時候,《馮唐已老》的漢字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錄,猜測可能是使用古代的字體或書法風格進行書寫。然而,現代流傳的成語版本多為簡化字形。
他在懸崖上種樹,實在是《馮唐已老》。
組詞成語:明日黃花、心灰意冷、寒雨連綿
組詞詞語:已然、老态龍鐘、唐突
滿頭銀發、人事已非、白發丹心
青春年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