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巢幕的意思、巢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巢幕的解釋

築巢于帷幕之上。喻處境危險。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 孫文子 )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 楊伯峻 注:“幕即帳幕,隨時可撤。燕巢於其上,至為危險。” 晉 潘嶽 《西征賦》:“危素卵之累殻,甚玄鷰之巢幕。” 唐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乘軒寧見寵,巢幕更逢危。” 宋 葉夢得 《懷西山》詩:“不作巢幕燕,肯從觸藩羝?” 清 趙翼 《哭舍弟汝明》詩:“迴憶孤露時,飄搖燕巢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巢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比喻處境極其危險,如同将巢築在隨時可能掀動的帷幕之上。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本義與出處: “巢幕”的字面意思指“在帷幕上築巢”。其典故源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原文記載:“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 這是吳國公子季劄出使魯國時,看到齊國執政大夫晏嬰身處險境(當時齊國權臣争權,局勢動蕩),發出的感歎。季劄用燕子把巢築在帷幕上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晏嬰所處的地位雖然高顯,但如同燕巢于幕,隨時可能因帷幕的掀動(喻指政局突變)而傾覆滅亡。

  2. 引申義與比喻義: 基于《左傳》的典故,“巢幕”凝固為成語,用來比喻:

    • 處境極其危險:指所處的環境或地位看似安穩或顯赫,實則根基不穩,潛藏着巨大的、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隨時有覆滅的風險。
    • 苟安于險境:有時也暗含對身處險境而不自知或無力改變者的憐憫或警示。
  3. 用法示例:

    • 古籍中常見此用法。例如,《幼學瓊林·鳥獸》有:“燕巢幕上,栖身難保安甯。”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中也有:“君之計,所謂燕巢于幕,不謀朝夕者也。” 均用來形容處境危殆。
    • 現代漢語中,雖然使用頻率不高,但在書面語或特定語境下,仍可用“巢幕”或“燕巢幕上”來形容某人或某事處于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狀态。
  4. 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對“巢幕”的解釋為:“築巢于帷幕之上。喻處境危險。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在解釋相關詞條時,也會引用此典故作例證。

“巢幕”源于《左傳》記載的季劄之言,以燕子将巢築在易動的帷幕上這一生動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身處高位卻根基不穩、隨時可能傾覆的極端危險境地。後世将其作為成語,專用于形容處境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狀态。

參考來源:

  1.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幼學瓊林·鳥獸》(通行版本)
  3.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巢幕”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一、基本解釋

“巢幕”字面指鳥在帷幕上築巢,比喻處境極其危險。該詞通過燕子在易被拆除的帳幕上築巢的場景,暗示事物基礎不穩固,隨時可能面臨危機。

二、出處溯源

典故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衛國大夫孫文子受晉國脅迫時,魯國官員以“燕巢于幕”作比喻,警示其處境如同燕子在隨時可撤的帳幕上築巢般危險。楊伯峻注解進一步強調“幕”的臨時性特征。

三、文學應用

後世文人在詩詞中頻繁引用此典:

四、現代用法

當代多用于警示風險場景,例如形容企業過度依賴不穩定因素,或個體處于易受沖擊的境遇。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看似安穩,實則危機四伏”的辯證關系。


注:更完整的古文用例可參考《左傳》原文及曆代注釋文獻(如、4)。

别人正在浏覽...

埃壤寶苗保綏憋皂簿冊不照唱書叱诃藂棘打赤膊大美丹洞耽情禱牲發外匪獨風僝雨僽服馴改毀高原期孤寡骨節過軍黃間環連獲咎紀昌節華九牧就讓句弓可憐蟲嬾殘郎官聊啾柳麻子馬百六淖溺碾磑沛艾清剛窮林乞求丘民确有靸霅聲幹擾盛古省脈適孼詩頴水珠梭肚探風同甲土阆為民父母溫厚謝賦西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