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翦平的意思、翦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翦平的解釋

削平;掃平。 宋 王溥 《五代會要·修國史》:“ 太祖武皇帝 自 鹹通 後來,勤王戮力,翦平多難,頻立大功。” 宋 葉適 《始論一》:“ 太祖 、 太宗 受天命,身自翦平者七國,盡有 漢 唐 之天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翦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感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為“武力平定或徹底消滅”。該詞由“翦”(通“剪”)和“平”構成,在《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第8卷第1236頁)中被定義為“以武力消除動亂,使歸于安定”,例如《晉書》中記載:“将軍率部翦平寇亂”。

從引申義分析,“翦平”可指代“完全清除障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89頁)将其釋為“鏟除阻礙使恢複秩序”,如唐代文獻中“翦平荊棘,立為耕田”的用例。在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性表述,比喻徹底解決複雜問題,《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1年版,第687頁)特别标注其書面語屬性及曆史語境下的軍事含義。

需注意該詞在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文體中。

網絡擴展解釋

“翦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呈現: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宋代《五代會要》提到“翦平多難”,指太祖武皇帝通過武力掃平戰亂,統一國家。
    • 葉適《始論一》中“翦平者七國”描述宋太祖、太宗平定七國,建立大一統政權,強調武力征服的過程。
  2. 現代應用場景

    • 社會層面:比喻消除貧富、階級等差距,推動公平(如“翦平教育資源差異”)。
    • 日常語境:可形容解決矛盾或困難(如“翦平技術障礙”)。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擴展,可參考《五代會要》或相關漢語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八席百氏不安蠶叢赤條精光答記單皮倒賬大羽調取地棘天荊鼎铏豆蔻戹屯蕃孕高頭大馬高興含類寒雅好沒生見員駕烏鵲借便絶問居勢課兆揆理度情坤隅累丸瞭望寮子龍質馬背船脣麪疙瘩憫憫墨突不黔泥而不滓泥絮袢溽曝衣窮理碁聖秋高馬肥驅擄宂政辱國殄民身價倍增贳患束帛加琮橓華數以萬計塌台無際可尋五斤手箱笈閑和纖纖線性代數小斛銷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