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n] 形容小巧或細長而柔美
十指纖纖
纖纖作細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細微;細微的事物。《荀子·大略》:“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徵調曲五》:“纖纖不絶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宋 張元幹 《南歌子·中秋》詞之四:“指印纖纖粉,釵橫隱隱金。”
(2).女手柔細貌。《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唐 羅邺 《題笙》詩:“最宜輕動纖纖玉,醉送當觀灩灩金。”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紀存》:“ 班姬 晉女 今何有,攜來合付纖纖手。” 蘇曼殊 《東居雜詩》之十九:“舊廂風月重相憶,十指纖纖擘荔枝。”
(3).指女子柔美之手。 元 徐再思 《水仙子·紅指甲》曲:“雪藕絲霞十縷,鏤棗班血半點,掐 劉郎 春在纖纖。”
(4).細巧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5).尖細。 南朝 宋 鮑照 《翫月城西門廨中》詩:“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 唐 韓愈 《答張十一功曹》詩:“篔簹競長纖纖筍,躑躅閒開豔豔花。” 清 青城子 《志異續編·楊四》:“俄而樓門邊,露纖纖小足。”
(6).細長貌;柔細貌。 唐 孫鲂 《柳》詩之二:“春風多事剛牽引,已解纖纖學舞腰。”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延生觀後山上小堂》:“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爐煙翠起纖纖。” 清 納蘭性德 《赤棗子》詞:“風淅淅,雨纖纖,難怪春愁細細添。” 柯岩 《東方的明珠》一:“它們拼命往下鑽,隻想越來越深地潛入缸底,借那幾根纖纖的水草來隔開危險,那裡還顧得上吃食呢?”
“纖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ān xiān,主要形容纖細柔美、輕盈靈巧 的狀态,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形容細長柔美
細微、小巧
古典詩詞
現代作品
通過不同語境,“纖纖”既傳遞視覺上的美感,也隱含細膩、靈動的意象,常見于古典文學與現代描寫中。如需更深入解析,可參考古籍《玉台新詠》或現代詞典釋義。
纖纖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物纖細、細長、柔軟的樣子或性質。
纖纖的拆分部首是纟、彡,總共有7個筆畫。
纖纖最初來源于古代漢語,其本義是指線狀物細長柔軟的樣子。後來,逐漸轉義為形容女性體态、聲音或意念等的柔美、纖細。
纖纖的繁體字為縴縴。
在古代漢字中,纖纖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異。
1. 她的纖纖手指輕輕地彈奏着鋼琴,如同一條柔軟的絲線。
2. 春風吹過,湖面上泛起纖纖漣漪。
3. 月光灑在她的長發上,映照出纖纖的美麗。
纖纖絲:形容絲線纖細細長。
纖纖手:形容手指纖細修長。
纖纖作别:形容離别時細聲細語地告别。
細長、纖細、柔細、細膩。
粗壯、粗糙、粗大、粗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