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坤隅的意思、坤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坤隅的解釋

西南方。 唐 李華 《含元殿賦》:“ 望仙 闢於巽維, 建福 敞於坤隅。”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蜀岡錄》:“山堂大門在寺坤隅,門内植老桂百餘株。”參見“ 坤維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坤隅”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西南方,其解釋及用法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根據和,“坤隅”指代方位中的西南方。這一釋義源于古代八卦方位體系:“坤”在八卦中代表地,對應西南方向;“隅”意為角落或方位,因此“坤隅”即西南方的角落或區域。

  2. 文獻例證

    • 唐代李華《含元殿賦》中提到“望仙闢於巽維,建福敞於坤隅”,此處“坤隅”指宮殿的西南方位。
    • 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蜀岡錄》記載“山堂大門在寺坤隅”,描述寺廟大門的西南位置。
  3. 相關概念
    “坤維”是“坤隅”的近義詞,均與八卦方位相關。古代常用此類詞彙描述建築、地理的方位布局,體現傳統文化中的空間觀念。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籍或文言文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見。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直接用“西南方”替代,但在研究曆史文獻、古建築或傳統文化時,“坤隅”仍具有特定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方位體系或相關文獻,可參考《周易》八卦理論及唐代至清代的建築類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坤隅》的意思

《坤隅》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表示地基的四角或四角之中。在文學作品中通常用來形容地勢險峻或處于隱秘的位置。

拆分部首和筆畫

《坤隅》的拆分部首是堅字旁(土),由土字旁和曷組成。

《坤隅》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坤隅》一詞來源于《左傳·定公十三年》:“曼聲巋岩,山出逶迤;阜隍坤隅,山穴毛垣。”其中,“阜隍坤隅”一詞描述了山勢險峻的姿态。

繁體

《坤隅》的繁體字為「坤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坤隅」可以寫作「坤礱」、「坤聿」等,但現今一般使用「坤隅」這種寫法。

例句

1. 那座孤立淩空的城堡坐落在山谷中的一個坤隅,顯得非常宏偉。

2. 山中的溪谷隱匿在茂密的林木中,處于山脈的坤隅。

組詞

1. 四隅(sì yū)

2. 隅角(yū jiǎo)

3. 隅地(yū dì)

近義詞

1. 谷底(gǔ dǐ)

2. 絕境(jué jìng)

3. 巍巍(wēi wēi)

反義詞

1. 高峰(gāo fēng)

2. 平原(píng yuán)

3. 明顯(míng xiǎn)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