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戛羹的意思、戛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戛羹的解釋

《史記·楚元王世家》:“始 高祖 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 高祖 由此怨其嫂。及 高祖 為帝,封昆弟,而 伯 子獨不得封。太上皇以為言, 高祖 曰:‘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於是乃封其子 信 為 羹頡侯 。”後因稱嫂為“戛羹”。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兄弟》:“常談謂嫂曰戛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戛羹”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史記》記載的故事來理解:

  1. 基本釋義
    該詞原指“用勺子刮鍋”,出自《史記·楚元王世家》。劉邦未稱帝時,帶朋友到嫂子家吃飯,嫂子故意刮鍋發出聲響,假裝羹湯已盡,實則仍有剩餘。劉邦因此不滿,稱帝後封嫂子之子為“羹颉侯”(“颉”通“戛”,意為敲擊),暗含諷刺其吝啬刻薄。

  2. 引申含義
    後以“戛羹”代指嫂子,尤其用于描述刻薄待人的嫂子。例如宋代《書言故事》中記載:“常談謂嫂曰戛羹”。

  3. 注意誤區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誤作成語,釋為“阻止他人獲取利益”,實為混淆。該詞核心含義始終與《史記》典故相關,未衍生出廣義的“截留利益”之意。

此詞屬特定曆史典故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文或相關文學分析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戛羹

戛羹(jiá g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戛”和“羹”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戛”的部首是手,總筆畫數是5;“羹”的部首是羊,總筆畫數是11。

來源和繁體

戛羹的來源比較複雜,早期它是指一種古代的菜肴,後來逐漸演變為指用飯菜泡湯的意思。在繁體中,戛羹的寫法是「戛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戛羹的漢字寫法可能不同于今天。有些文獻中将“戛”寫為“戞”或者“嘎”,将“羹”寫為“羮”。這種變化在古代文字演變過程中很常見。

例句

1. 母親用新鮮的食材烹制了一碗濃郁的戛羹。

2. 這家餐館的特色菜就是帶有濃厚戛羹味的湯。

組詞

1. 羹匙:指用來舀羹的工具。

2. 羹湯:指将食材泡在湯中煮熟的菜肴。

近義詞

湯羹、羹湯、湯品。

反義詞

飯菜、點心、面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