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米斛的意思、米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米斛的解釋

指米糧。 宋 蘇轼 《杭州上執政書》:“兼 軾 近者奏為本路轉運司今年合起年額米斛百六十萬,乞特許且起一半或三分之二,其餘候豐熟日隨年額起發,未蒙恩許。”《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乞朝廷多撥米斛或錢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歸,北勢自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米斛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特定領域理解:

一、古代容量單位

指十鬥為一斛的計量單位,主要用于量米。此義項源于古代度量衡體系:

  1. 基本換算:

    宋代以前:1斛 = 10鬥 = 100升

    宋代改制後:1斛 = 5鬥(即半石)

    例如《漢書·律曆志》載:“量者,龠、合、升、鬥、斛也”,斛為最大單位。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2. “斛”的本義:

    先秦時期,“斛”指一種口小底大的方形量器,《莊子·胠箧》中“為之鬥斛以量之”即反映其作為标準量具的功能。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二版)

二、中藥材别名

特指石斛(Dendrobium)的别稱,尤其用于江淮地區:

  1. 名稱由來:

    因石斛莖節形似米粒,且古代常以“斛”為計量單位,故得名“米斛”。

    來源:《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

  2. 藥材特性:

    屬蘭科植物,莖入藥,主産于安徽霍山等地,故亦稱“霍山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之效,列為傳統名貴中藥。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

文化延伸

“米斛”作為量具單位,衍生出“不為五鬥米折腰”等典故(五鬥米約合宋制半斛),象征氣節,見《晉書·陶潛傳》。此用法強化了“米斛”在文化語境中的物質計量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米斛”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具體可分為兩類:

一、古代漢語中的含義

指米糧的計量單位,常見于宋代文獻。如蘇轼在《杭州上執政書》中提到“米斛百六十萬”,即用該詞指代糧食數量。這種用法與古代量器“斛”(1斛=10鬥)相關,多用于公文或曆史記載中。

二、現代植物學/中藥學含義

指霍山石斛(學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是蘭科石斛屬植物,具有以下特點:

  1. 地域性:僅産于安徽霍山縣太平畈鄉深山,生長于懸崖峭壁;
  2. 藥用價值:性味甘、微寒,歸胃、腎經,可益胃生津、滋陰清熱,屬于藥食同源藥材;
  3. 形态特征:幹燥後常呈螺旋狀或彈簧狀,民間稱“龍頭鳳尾”。

補充說明

另有少數文獻(如)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思想狹隘”,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文學化表達。建議優先參考前兩種主流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綁拖陛衛擘繭長賓攙拽朝長除移巑叢電鑽都荔飜掌告白宮征孤鬼汩活國姻宏邈弘旨後虞畫到嬌惰結縎婕妤齎怒蠲煩開花帳哐啷喇子冷澀流輸麥畿麻雀牌明視萍迹千恩萬謝鉛膏七均齊量輕狐輕絕寝合親人日痕融顯三權分立山陰興少殺神察省印豕負塗碩宿隨衙鐵镖土城土皇上徒役銷靡謝胡蝶寫生珍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