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樸魯的意思、樸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樸魯的解釋

樸實魯鈍。亦用為謙詞。《釋名·釋州國》:“ 魯 ,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 宋 嶽飛 《辭少保第四劄》:“臣性資樸魯,久叨寵榮,每懼滿盈,弗克負荷。”《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元年》:“而浮僞之徒……外示恬默,中實奔競,外示樸魯,中實姦猾。”


樸實魯鈍。有時用為自稱謙詞。《隋書·地理志中》:“ 東萊 人尤樸魯,故特少文義。” 宋 蘇轼 《與邁求親啟》:“某長子 邁 ,天資樸魯。” 明 唐順之 《廷試策》:“紀綱弗振,則憸邪者或以矯飾取容,循良者或以樸魯見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纖》:“緣翁盛德,乃敢遽陳樸魯:僕有幼弟三郎,十七歲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樸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性格或氣質上的樸實魯鈍,常用來形容人憨厚、質樸但缺乏機敏。例如《釋名·釋州國》提到“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強調地理環境影響下的淳樸民風。

  2. 謙詞用法
    在曆史文獻中,常被用作自稱的謙辭。如宋代嶽飛在《辭少保第四劄》中寫道:“臣性資樸魯,久叨寵榮”,通過自謙“樸魯”表達謙遜态度。


出處與演變


語境差異


讀音與争議


“樸魯”一詞多用于描述質樸、敦厚的性格,既可客觀形容民風或他人,也可作為謙辭自述。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正式場合的謙遜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樸魯

樸魯(pǔ lǔ)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淳樸、純真、簡單、質樸等。這個詞由兩個部分構成:樸(木頭)和魯(魯鈍)。

樸的部首是木字旁,它有4個筆畫。魯的部首是魚字旁,它有9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樸的形狀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它的寫法更接近木字旁的原始形态。而魯的繁體字形則與現代簡化字相似。

古時候,樸魯的漢字寫作“樸魯”。樸的寫法帶有一點修飾,更加質樸和厚重的感覺。魯的寫法也較為繁瑣,與現代的簡化字形有所不同。

以下是樸魯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的性格十分樸魯,從不玩弄心機。

2. 這個村子裡的人民生活樸魯而幸福。

樸魯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彙,如:

1. 樸魯無華:指質樸、純真,不矯揉造作。

2. 樸魯不羁:指純真而不受拘束,有一種天性的奔放。

樸魯的近義詞包括樸素、真誠、樸實等,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天真、簡單和真實的特質。

樸魯的反義詞則表示相反的意義,如狡猾、虛僞、複雜等,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僞裝、虛假和複雜的特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