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杜的意思、房杜的詳細解釋
房杜的解釋
唐 名相 房玄齡 、 杜如晦 的并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自是臺閣規模,皆二人所定……二人相須以斷大事,迄今言良相者,稱 房 杜 焉。”《新唐書·杜如晦傳》:“﹝ 如晦 ﹞與 玄齡 共筦朝政……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讨裁……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當世語良相,必曰 房 杜 雲。” 元 耶律楚材 《繼宋德懋韻》之三:“ 炎漢 蕭 曹 賢政事, 李唐 房 杜 美聲名。”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 河汾 房 杜 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參見“ 房謀杜斷 ”。
詞語分解
- 房的解釋 房 á 住人或放東西的建築物:房屋。房産。房舍。房租。庫房。樓房。書房。 結構和作用類似房子的東西:蜂房。蓮房。心房。 量詞:兩房兒媳。 家族的一支:大房。長(僴 )房。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 杜的解釋 杜 ù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阻塞(?),堵塞(乮 ):杜絕。杜塞(乮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
網絡擴展解釋
“房杜”是漢語詞彙,指唐太宗時期兩位著名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并稱。他們以卓越的政治才能與默契配合,成為“貞觀之治”的核心推動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房杜”為合成詞,由房玄齡的姓氏“房”與杜如晦的姓氏“杜”組成,專指兩人的組合。該詞強調他們共同輔佐唐太宗的曆史地位,常與“房謀杜斷”并用,形容互補的治國才能(、)。
2.曆史背景
兩人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共同擔任宰相,分工明确:
- 房玄齡:善謀略,長于制定政策、規劃制度;
- 杜如晦:善決斷,精于分析利弊、落實決策。
據《新唐書》記載,唐代初期的“臺閣制度、憲物容典”多由二人共同制定()。
3.特點與評價
- 互補性:房玄齡提出策略,杜如晦判斷可行性,形成“謀斷合一”的協作模式。
- 曆史影響:史書稱“同心濟謀以佐佑帝”,認為若無私心與藩鎮割據,唐朝或可避免安史之亂等危機(、)。
4.後世引用
唐代文獻如《大唐新語》評價:“迄今言良相者,稱房杜焉”,後世常以“房杜”代指賢相輔政的典範()。
5.讀音與用法
- 拼音:fáng dù(注音:ㄈㄤˊ ㄉㄨˋ);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形容配合默契的傑出搭檔()。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杜如晦傳》等史料,或通過權威曆史數據庫獲取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房杜》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也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和筆畫。它的意思是指“住宅”或“房屋”。在《康熙字典》中,這個詞是通過結合“戶”部和“木”部的字形形成的,表示居民居住的木屋或建築物。
《房杜》的繁體字是「房杜」,在繁體字中沒有變化,仍然保持原來的形态。
古時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的字形也是沒有變化的,仍然是「房杜」。在古代,人們用這個詞來指代居住的房屋或住宅。
以下是一些用法例句:
1. 我們在城市邊緣買了一套很漂亮的房屋。
2. 這座大宅院擁有多達二十間的住宅樓房。
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房産、房屋、房間、房東、房客、房價
近義詞:住宅、居所、住處、宅邸、住所
反義詞:離群、流浪、無家可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