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振今的意思、稽古振今的詳細解釋
稽古振今的解釋
謂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稽古振今,士風一奮。”
詞語分解
- 稽古的解釋 考察古事。《書·堯典》:“曰若稽古。 帝堯 曰 放勳 。”《漢書·武帝紀贊》:“ 高祖 撥亂反正, 文 景 務在養民,至于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晉書·裴頠傳》:“博學稽古,自少知名。”《明史·
- 今的解釋 今 ī 現在:今天。今生。今世。今番(這次)。古為今用。今是昨非。 古昔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稽古振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 gǔ zhèn jī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1.基本釋義
指通過考察古代曆史或文化(“稽古”),作為現代發展的借鑒,進而推動當下的振興(“振今”)。該詞強調以古鑒今,注重傳統與現實的結合。
2.出處與背景
- 最早出自清代譚嗣同的《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一奮。”,意為通過研究古事激勵當時的學風。
- 現代應用中,該詞也被用于文化活動,如第八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以“稽古振今”為主題,強調傳統藝術與當代創新的融合。
3.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或定語,多用于描述文化、學術或社會發展的語境。
- 近義詞:考古衡今(通過研究古代衡量當下)。
- 反義詞:積善餘慶(積累善行帶來福澤,側重因果而非借鑒)。
4.引申意義
在當代語境中,“稽古振今”不僅指學術研究,還延伸至文化傳承與創新領域。例如,中國畫教學中強調臨摹古法與寫生創作并重,即體現這一理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出處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清代文獻《報貝元微書》或相關藝術展覽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稽古振今》的意思
《稽古振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回顧古代的經典和曆史,以鼓舞人們不斷進取,發展現代社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稽古振今》包含了三個漢字,分别是“稽”、“古”和“振”。
- “稽”是由禾部和田部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 “古”是由口部和十部組成,總共有5個筆畫。
- “振”是由手部和辰部組成,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稽古振今》起源于中國古代,是由儒家學派最早提出的觀念。在繁體中文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稽古振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稽字的古代寫法是「飯」,古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但讀音和意思相同。
例句
他積極學習曆史和文化,不斷稽古振今,為現代社會的進步作出了貢獻。
組詞
稽古、振今、古今、古往今來。
近義詞
古為今用、鑒古知今、古有今人。
反義詞
忽略曆史、毫無追溯、盲目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